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專論:台灣流失認同 如何回歸中國主體

http://www.CRNTT.com   2012-05-29 00:43:03  


 
    困惑:兩岸和平發展與台灣民眾“中國人”認同的流失

  兩岸民間經濟文化的交流受政治環境影響,但也有一定的獨立性,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後期台灣解嚴以來,兩岸民間社會的交流已逐漸形成無法阻擋之勢,即使是在兩岸政治隔絕並嚴重對抗的民進黨執政時期,民間交流也不曾停止。而當前,在經歷了嚴峻的政治對抗而又複歸平和之後,人們似乎更有理由相信,鼓勵和平發展的政治大環境可使兩岸民間交流不僅在規模、速度上空前發展,而且還會因此而強化同屬於一個中國的國族意識。這一認知的主要依據是:有過大陸經驗的台灣人已越來越多,相關交流涉及投資、經商、考察、學習和旅行等諸多方面,已逐漸形成連接兩個隔閡社會的“連鎖社群”,他們樂見兩岸關係不斷改善;ECFA得到廣泛的民間支持,其在簽訂之初已得到超過60%的台灣民眾支持;台灣青年一代無“反共教育”的包袱,一般都能較現實地、理性地面對大陸等等。但是,事實的另一面卻是,在整個台灣民眾中間,對大陸政府持負面看法的仍佔多數;受各種島內政治因素的影響,民間對大陸政治制度一直以來的批評,已成為一種“政治正確”並且不容更易,李扁時期以來台灣民眾的中國人認同不斷流失的趨勢沒有減弱或停止的跡象。

  根據台灣《天下》雜誌、《遠見》雜誌和台灣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定期調查的民調資料分析,一直被重點追蹤的“台灣民眾台灣人/中國人認同趨勢”以2008年為界,前後有一些微妙改變。2008年之前的大致趨勢是,認為自己既是台灣人又是中國人的比例最高,超過只認為自己是台灣人的比例,而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的比例一直是最低。但是,在兩岸和平發展大氣候已然形成的同時,台灣民眾的自我認同卻發生了明顯變化,從2008年開始,只認為自己是“台灣人”的民眾,開始明顯超過“既是台灣人又是中國人”的民眾。

  《天下》雜誌2009年12月的民調表明,高達62%的台灣民眾認為自己是台灣人,而認為“既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的降至22%,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的則只有8%。十八到二十九歲的年輕人中更是高達75%的人認為自己是“台灣人”,只有15%的年輕人認為自己“既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①台灣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的調查甚至發現,只有4.4%的台灣民眾認為自己是“中國人”。與此相關,根據《遠見》雜誌的最新民調,只有7.1%的人主張統一,未來即使條件合適,認為沒有必要統一的高達67.8%。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