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地方與壟斷國企的矛盾遲早會爆發

http://www.CRNTT.com   2012-06-15 08:26:38  


  中評社北京6月15日訊/國有企業是中國市場中的特殊企業,尤其是經歷了市場化改革之後的中央國企,更是中國市場上“佼佼者”。據國資委數據,截至2010年底,全國國有企業資產總額達68.6萬億元;2011年,中央企業的資產總額達28萬億元,營業收入達20萬億元。如果算上金融國有資產,數量更是驚人。據不完全統計,中國金融業的國有資產總額高達150萬億元人民幣。

  財經網發表安邦咨詢高級研究員賀軍文章表示,儘管中國的市場化改革已進行多年,但國企在經歷了市場化改革之後,尤其是完成股份制改革並上市之後,其實力近年大為增強。國企有政策保護,有政府財政支持,有影響政策的權力,能拿到便宜的金融資源,國企投資的項目基本上都會一路綠燈。在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之後,國內市場經歷了又一輪“國進民退”,在宏觀調控之下,擁有充沛資源的國有企業成為各個地方爭相籠絡的寵兒。

  在2011年,多個省份如廣東、貴州、甘肅、山西、浙江、河南、安徽等地,爭相對“不差錢”的央企大佬們拋出了橄欖枝。從對接結果來看,各省均獲得了超過千億的“大單”。其中,經濟最為發達的廣東省,更是一口氣拿下2萬多億元的項目合同。很多省份還在排著隊等著和央企“對接”。一些地方政府甚至希望能與國資委聯合主辦,組織盡可能多的央企與地方“對接”。有民營企業老總非常羨慕地表示,“現在貸款非常難,能傍上中央企業這樣的大企業,一年光沉澱下來的保證金都幾十個億”。廣東湛江的官員在拿到寶鋼投資1000億元項目的審批之後,一度長吻國家發改委發出的文件。

  在這種形勢下,很難想象地方政府會與央企會爆發矛盾。誰敢得罪既能帶來項目、又能帶來金融資源的“財神爺”央企呢?正如廣東省委書記汪洋表示,央企綜合實力突出,研發能力強,資金、技術、人才、信息、品牌等優勢明顯,產業控制力、影響力、帶動力和根植性強,有利於改善廣東的產業結構和所有制結構,正是廣東招商引資要重點招引的“金鳳凰”。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