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把握投資的“質”與“度”才有穩增長

http://www.CRNTT.com   2012-08-07 08:43:23  


當下的“穩增長”繞不過“穩投資”,關鍵在一個“穩”字。
  中評社北京8月7日訊/“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是中央對今年經濟發展形勢的新定調。這包含了兩層意思:一是目前形勢下,要預防短期經濟硬著陸,預防經濟出現加大力度的滑坡,更要預防通貨緊縮;二是要“穩中求進”, “正確處理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管理通脹預期的關係”,不能為了“穩增長”而不顧“調結構”。

  上海證券報發表北京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趙曉、經濟學博士陳金保文章分析,這個新基調體現了中央對當前經濟形勢的清晰判斷,下半年宏觀政策微調預調的力度有可能進一步加強。現在的關鍵問題是,如何“穩增長”?靠什麼“穩增長”?“穩增長”的路徑是什麼? 

  先看出口。比較優勢下的出口導向給我們帶來了持續30多年的高速經濟增長,但當前形勢下,出口增長不是我們所能控制的。世貿組織發布的報告顯示,去年全球貿易增速僅為5%,較2010年13.8%的增速大幅下降;去年全球出口增速僅2.4%,低於2010年的3.8%。今年境況怕更差,據預測,全球貿易增速還將下降至3.7%,低於過去20年5.5%的全球貿易增速平均值。中國出口增長率由去年8月的24.4%下降到今年6月的11.3%,增速下降一半以上。雖然中國花大力氣推行多元的出口戰略,人民幣小幅貶值進程也開始啟動,但出口增長要想短期內回升到20%以上可能性不大。更何況,中國以出口為主的製造業升級正面臨發達國家和比中國更欠發達國家的雙重夾擊。

  再看消費。在保證GDP增長的“三駕馬車”中,只有擴大內需是我們可以充分發揮的一個領域。但擴大內需年年喊、年年提,在GDP中的占比卻不升反降,說明消費在短期內提升不能寄予厚望。雖然中國消費占比一直不高,但近10年來,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率都在10%以上,有些年達到15%至20%左右,增長勢頭還不錯,鞭打快牛也不現實。而在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社會保障不足,房地產價格過高的現實下,要提升消費,實施國民收入倍增計劃、改善收入分配格局、促進房價合理回歸才是必須的選擇。

  出口、內需已顯疲態,“穩投資”就成了“穩增長”的全部寄托。近期各地方政府陸續出台地方版“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就是基於這個邏輯。誠然,投資是個快變量,能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從一定意義上說,鼓勵地方加大投資既是一種無奈的選擇,也具有一定合理性。但必須清醒認識到,“穩投資”絕對不等同於“急投資”、“大投資”,“穩增長”是否需要地方版的“4萬億”,還須三思。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