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穩增長”與制度建設兩手都要硬

http://www.CRNTT.com   2012-08-08 08:31:00  


如果承認發展是硬道理,那麼改革就是硬任務,那也該把相關制度變革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中評社北京8月8日訊/中國的經濟體量雖然已經較大,但是發展的任務仍然十分艱巨。從近年的制度變革來看,不僅改革的動力有所弱化,甚至連改革的共識都在不斷受到侵蝕。與此同時,全國性的技術變革卻在如火如荼地展開,各級政府都在力爭實現創新驅動,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這些技術變革運動或許能成功。但是,如果同時推動制度變革,技術變革成功的概率會不會更高?這是我們不能不面對的問題。

  上海證券報發表國家發改委經濟研究所黃衛挺文章認為,我們現在將“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了,如果承認發展是硬道理,那麼改革就是硬任務,那也該把相關制度變革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文章稱,技術變革和制度變革是推動經濟向前發展的核心動力。當代歷史經驗表明,在這個二元的世界中,大規模制度變革往往會發生在發展中國家,大規模技術變革卻發生在發達國家,這種歷史演繹在二戰結束之後的六十多年中表現得更加淋漓盡致。

  制度變革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因為制度本身就是社會博弈的均衡,技術變革則是一個不斷向前的過程。二戰之後,大規模技術變革之所以會出現在發達國家,既是路徑依賴使然,也是發展競賽的結果。路徑依賴主要體現在經濟運行的制度基礎,它們是幾百年連續性制度變遷的產物,與市場經濟發展大體適應。因此,發達國家當前的制度變革是在相對穩定和完備的制度框架基礎之上展開的,所帶來的發展紅利雖然重要但有限,邊際發展效應要遠遠低於發展中國家。因此,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發達國家並沒有進行大規模的制度變革,也並不將重點放在制度變革的紅利上,相反,他們主要尋求技術變革。如果說,工業革命時期仍然能看到制度變革和技術變革同時帶來的巨大發展紅利,那麼時至信息革命的今天,技術變革給發達國家帶來的發展紅利已超過了制度變革。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