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從釣魚島之爭看亞太戰略平衡的轉變與挑戰

http://www.CRNTT.com   2012-09-24 09:14:58  


 
  在這樣的背景下,奧巴馬政府的亞太政策自2011年以來改弦更張,從其上台初期積極“發展全面積極深入的美中關係”,轉變到以制衡中國崛起為核心目標的“亞太基準”(Asia Pivot) 戰略。美國一方面迎合東亞和東南亞各國對中國快速崛起、尤其是其近年來在領土糾紛中咄咄逼人的強硬立場、所普遍感到的焦慮;一方面積極加強和亞太國家、尤其是其盟國的雙邊關係。

  這樣的政策取向,是想通過強化與各盟國的關係——利用盟國的大力支持——來凸顯美國在亞洲的戰略存在和戰略重要性,以此施展其借力打力的“巧實力”,形成對中國的有效“防範”,在同中國的交往中爭取主動。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利益。

  但美國高調“重返亞洲”的戰略姿態卻導致了一些亞州國家、特別是美國的盟國、對美國的戰略意圖產生了誤判。這些國家以為奧巴馬政府的亞太基準戰略的根本目的,是要大幅提高在亞洲的投入,通過加強對這些國家、尤其是其盟國的安全保障來換取他們的政治支持,共同制衡中國。顯然,雙方都想通過對方的支持來強化自己——美國希望獲得亞洲各國的支持來增強自己在亞太的力量;而亞洲一些國家則希望通過美國的安全保護來提高自己的戰略地位。由此導致的戰略認知誤差,使得某些亞洲國家認為可以借美國“重返亞洲”之機,提升自己在和中國交往中、尤其是在領土爭議中的地位和實力。這樣的誤判,是包括日本在內的一些國家在與中國領土爭端中採取強硬措施的一個重要原因。

  但是,亞太地區戰略平衡的轉移是誰也改變不了的現實。而亞太地區戰略平衡中起決定性作用的美中兩國,儘管在政治、經濟、安全等各方面有著不可避免的利益衝突,同時兩國關係因戰略互信的缺失和國內政治的變化而充滿了不確定性,但不可逆轉的互相依賴使他們不得不“同舟共濟”;作為全球政治穩定和經濟發展的“利益攸關”者,兩國在亞太以至全世界遵循的其實是同樣的遊戲規則:一方面充分利用其他國家與對方的矛盾在美中雙邊關係中爭取主動,另一方面又絕不會為他人的利益來左右兩國在全球戰略中的“大棋局”。對此,中美兩國領導人心知肚明。正因如此,中國在南中國海、東海的領土爭議中,即便是面對美國在亞太最重要的盟友日本,也表現得異常強硬。畢竟,美國不會替任何國家為同中國的領土爭議買單。在亞太戰略平衡發生根本轉變的格局下,尤其如此。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