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釣魚島危機過後

http://www.CRNTT.com   2012-09-24 11:04:38  


 
  早在2005年,日本東京財團的一份對華政策報告就提出,在同中國打交道時,日本應重新思考作為全球海洋國家的優勢。日本學者川勝平太也指出,日本要以“海洋聯邦”對抗“不斷膨脹”的中國。他構想的這個聯邦除了包括太平洋外,還包括中國香港和台灣,以及東南亞諸國。

  如果這樣的構想成為日本的主流戰略,那麼其便有動機把釣魚島問題長期化,以推動該戰略的實現。在這種情況下,中日的較量不會遽然結束。根據這一分析,日本很有可能在短時期內謀求與中國的某種和解,在釣魚島海域保持一定的克制,緩解對抗程度,以便使釣魚島保持著發酵狀態。

  從戰略角度看,日本對中國國內爆發的大規模反日示威,特別是對其中出現的暴力化傾向,恐怕不會太在意。中國國內的輿論,會被日本不同的政治勢力利用。

  此輪釣魚島危機,暴露了東北亞安全結構上的缺陷。在很長時間內,東北亞地區的主要安全挑戰來自朝鮮半島,持續多年的“六方會談”機制推進了該區域安全結構的形成。但是,日本不斷挑起的領土爭端,惡化了區域戰略合作的氣氛。如果日本已經決心要在未來成為同中國競爭的地緣政治棋手的話,那麼東北亞地區將面臨著新的緊張局面,並刺激其他地緣政治棋手,如俄國、韓國、朝鮮等,進一步參與進來。諸多力量的積極參與,推動著該地區的地緣政治轉型。如果釣魚島問題導致中日關係完全破裂,戰略信任喪失,東北亞地區的安全形勢定會蒙上陰影,甚至有可能失去控制。

  基於上述分析,筆者對於東北亞地區的未來安全形勢不是很樂觀。釣魚島是根源之一。他就像人體內的闌尾,需要通過手術予以切除,否則,時時發炎,令人痛苦不堪。但是,由於總的戰略態勢,在釣魚島問題上實施切除手術,尚需較長時間。中日圍繞這一問題的較量,還將會持續多輪。

  此輪危機暫時平息後,中日兩國需要立即展開談判,尋求管控這片海域的辦法,使之在一段時間內不要“發炎”。

  正如此前幾篇文章所論,中日問題的關鍵在於尋求戰略共項,只要兩國關係建立在戰略互惠的基礎上,兩國是能夠找到和平解決釣魚島問題的辦法的。戰略共識的增多,會約束“零和思維”,這樣很多問題都能夠找到解決辦法,比如,一定程度的共管,海域周邊資源勘探和開發上的合作等。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