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當前亞細安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新格局

http://www.CRNTT.com   2012-12-09 10:15:16  


 
地緣經濟與政治影響

  儘管亞洲地區經濟依存度不斷提高,但具有制度性安排的整體區域經濟一體化明顯滯後。由於亞洲區域經濟一體化缺乏區內主導國的推動,該區域的經濟整合更具複雜性和特殊性。在新一輪的亞洲區域化浪潮中,以亞細安為核心的區域經濟一體化進展較為迅速,亞細安區域組織成為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重要力量。因此,在相當一段時間裡,以亞細安為主導的區域經濟一體化將是亞洲區域經濟整合的重要形式。

  20世紀90年代末以來,亞洲區域產業分工格局出現了一系列新的變化。傳統的垂直型分工正向混合型分工轉變,與傳統的產業間和產業內分工不同的以“產品內分工”為主的生產網絡迅速形成。在新的區域產業分工和生產網絡格局下,傳統的區域產業轉移正演變為產業鏈、產品工序的分解與區域配置。區域產業分工的產業邊界在弱化,產業鏈條或產品工序的作用在提升。隨著亞細安為主導的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區內市場規模擴大,貿易與投資壁壘消除,它將吸引區內外外國直接投資(FDI)的大量流入,為該區域產業分工和生產網絡型的FDI提供條件。不過,這一區域經濟整合也將對現有區域生產網絡和貿易機制的正常運行產生一定的消極影響。

  當前,全球性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正在加速改變當今世界地緣經濟政治格局,自由貿易區已成為大國開展戰略合作與競爭的重要手段,區域經濟一體化已經超越了單純的經濟範疇。它們通過更加優惠的貿易和投資條件,將成員國的經濟利益緊密聯繫在一起,經濟利益的融合又加強了成員國之間的政治、外交關係。亞細安-中國自由貿易區進程啟動後,日本、印度、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紛紛捲入該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浪潮中,美國加速重返亞洲的步伐,以美國主導的“泛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已將亞細安成員國的文萊、越南、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納入其中。隨著亞洲區域經濟相互依賴程度的提高,該區域經濟整合的進程加快,它也將推動地緣政治變化和權力轉移,導致區域權力的博弈加劇。

  作者是廈門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來源:新加坡聯合早報2012-12-06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