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日本“一黨制”為何沒有造成獨裁和腐敗

http://www.CRNTT.com   2012-12-30 09:39:17  


《自民黨》
  中評社北京12月30日訊/東方早報日前登載李永晶的文章《日本“一黨制”為何沒有造成獨裁和腐敗》,文章說,日本自民黨的黨內派系之爭並未犧牲國家與國民的利益。更進一步說,國家與國民的利益正是在派閥體制的運作中不斷得到揭示、確定與實現的;現代化的各種業績就是這種利益得到實現的直觀表達。

  在世界的現代化進程中,日本由於其令人驚異的表現,總是不斷引發人們知性的好奇:日本為何如此成功?為說明日本現代化的殊異表現,迄今為止學者們細致地尋找了各種變量——各種日本特殊的或者說有日本特色的要素。二戰後的日本自民黨(自由民主黨),就被認為是這樣一種要素,並成為經典案例:從1955年成立到2009年9月大選敗北,除了一個極其短暫的期間外,自民黨一直單獨執政或在聯合政權中居主導地位。這種政黨制度被認為有助於日本的現代化。然而,由於描述變量關係的現代化函數自身沒有得到恰當的理解,單獨分析這些要素,無異於幼童辯鬥日之遠近。

  那麼,如何理解日本的政黨制度,自民黨的本質究竟何在?我們需要把問題掰開來看——自民黨這個被稱為廣義“一黨制”下的政黨,為何能爆發出如此巨大的能量,出色地將日本引向現代化的正確軌道?或者,縮小我們的觀察視野而去詢問:該黨為何能做到超過半個世紀的長期執政?再或者,不惜把我們的格調降低而繼續追問:為什麼如此強勢的政黨沒有必然發生令正直人士厭惡的墮落,比如世界史中屢見不鮮的獨裁與腐敗?要尋找可能的答案乃至教益,我們要求助於歷史。

  1955年11月,日本民主黨與自由黨這兩大保守主義政黨合併,成立自民黨,史稱“保守合同”。該黨勢力龐大,政治學者北岡伸一在其著作《自民黨》中打比方說,它相當於“二戰前處於鼎盛時期的政友會、貴族院、樞密院、陸軍與海軍全部加在一起的力量”。儘管如此,這個力量卻未走向專政,遑論暴政,最終在指導日本現代化建設中得到了完全的釋放。

  關於自民黨長期執政,北岡指出了三點要因:(1)國際上的冷戰體制;(2)國內的中選舉區制度;(3)黨內的派閥(派系)體制。作者指出,如果沒有戰後日本左翼政黨的強勢存在,兩個保守主義政黨不會有特別的動機進行聯合。同樣,如果日本採用有利於兩黨制形成的“小選舉區制”(各政黨在每一個選舉區內只能推薦一位代表),那麼自民黨或者因巨大化而分裂,或者迫使左翼的日本社會黨採取更為務實的策略,以成為具有競爭能力、執政能力的政黨。如果說這兩個要素成為有利於自民黨執政的制度條件,那麼黨內派閥間的競爭體制,則成為自民黨活力的源泉。有了活力,黨就不會僵化,就有了長期執政的可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