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經濟:如何把握發展理念與政策選擇

http://www.CRNTT.com   2013-10-22 08:37:28  


 
  第三是中國特色的理論與市場經濟的有機結合。

  中國經濟發展的指導理論主要是以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為主體,在市場化改革方面不乏參照了西方經濟學的基本原理,這些理論對中國推進市場化改革發揮了巨大的影響,但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歐美對經濟理論的反思加劇,特別是對政府和市場不同作用的把握再次成為新的焦點。中國和西方國家處於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需要借鑒西方經濟理論的合理內核,結合中國經濟發展的現實,形成富有中國特色的政府職能定位和市場經濟主導理論,把宏觀調控政策的影響力同市場機製作用的驅動力有機地結合起來,使之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經濟增長理論。

  第四是改革方向的選擇應同穩定增長結合考慮。

  明確的戰略目標、科學的規劃布局,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大優勢,是決定中國如何抓住戰略機遇期、實現更有作為發展的戰略基礎。在戰略目標設定時,要將保障和改善民生、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作為基本底線,應將不斷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和國家的競爭優勢列為主要目標;在改革的路徑選擇方面,應選擇成本低、投入少的領域先啟動,應從行政管理體制入手,逐步擴展到高投入、高風險的改革領域。在政策制定時,要確保政策的統一性和公平性,更加注重構建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把握改革機遇期的政策選擇

  文章稱,習近平總書記最近在多個場合的講話都向世人表達了改革的決心和勇氣,指出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不失時機深化重要領域的改革。如何把握改革機遇期,加大重點環節和重點領域改革力度,激活經濟增長的內生動能,逐步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能力。為此,應加快推進並優先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努力營造公平有序的市場競爭環境。

  經濟增長活力、結構調整動力、企業創新能力,應更多地通過市場的作用來實現,只有更好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才能產生效益;只有通過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才能促進企業競爭力的提升。

  市場的驅動力一旦顯現,中國經濟的內生增長動能將被激活。所以重點是加快市場化改革,營造良好的市場發展環境。一是通過制度和法律體系建設,形成國企、民營和外資企業之間的公平競爭環境,特別要解決產業政策、投資政策、銀行信貸和創新管理體制方面的公平政策問題,為各類經營主體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發展環境;二是要推動管理方式創新,規範各種稅費標準,清理不合理的企業稅賦,為企業創造寬鬆的發展環境,使市場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發揮更大的作用,使企業在公平的競爭環境下發展;三是要強化公正執法能力和誠信體系建設,維護市場經營秩序,加大對失信行為的懲戒力度,樹立誠信經營的社會價值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