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有愛,爸爸該去哪兒就去哪兒

http://www.CRNTT.com   2013-11-13 14:09:56  


 
【相關閱讀】爸爸你要帶我去哪兒 5種父親角色影響孩子一生(2013年11月8日 東北新聞網 瞿晟)

  編者的話:近日,湖南衛視親子秀節目《爸爸去哪兒》引發收視狂潮。一時間,關於父親責任的話題成了熱點。香港作家梁鳳儀形容:“恐懼時,父親是一塊踏腳的石;黑暗時,父親是一盞照明的燈;努力時,父親是精神上的支柱;成功時,父親又是鼓勵和警鐘。”然而,現實生活中,“父親”這個角色大多數男人扮演得並不合格。美國臨床心理學家斯蒂芬.波爾特在《父親的因素》一書中將父親分為5類,對孩子性格有不同的影響。本期,《生命時報》特邀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雲曉、首都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心理學系副教授李文道和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副教授李新影,指導如何做一個好父親。

  ■ 被動型 家庭生活常參與

  “被動型”父親有兩類。一類是行為被動。就像33歲的小劉所說:“我對父親的印象是,每天回家坐在沙發上看電視。”雖然父親對他有求必應,但總感覺離得很遠。李新影說,這類父親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就像旁觀者,而非參與者,在情感上與孩子保持距離。波爾特指出,五成父親屬於被動型。“這可能與男性不擅長處理感情問題有關。”李新影解釋說,有這樣父親的孩子性格更內向、膽小,不善於表達。這類父親要調整心態,媽媽也應起到橋梁作用,定期組織全家游或親子活動,讓爸爸參與其中,感受樂趣。

  另一類是態度被動。假設有兩個經歷相似、學歷相同、社會地位同等的父親,但面對生活不如意時,一個樂觀對待,分析原因,勇於解決;另一個卻麻木、消極抵抗。當他們的孩子在學習、生活中出現問題時,前者往往會靜下心來,與孩子一起尋找症結,教他解決方法;後者則會當著孩子的面,把問題推給老師。因此,心態消極的父親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子女的成長,給他們帶來心理陰影。如果發現孩子身上表現出某種自己也具有的消極心態或行為時,父親一定要調整好心態,起到榜樣作用,才能幫孩子塑造健康的人格。

  ■ 民主型 溫情權威都得有

  他們耐心、細膩、循循善誘;他們幫孩子實現夢想,解決學習難題;他們不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與孩子像朋友般相處。這就是我們眼中的完美父親—“民主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