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經濟將出現四大新常態

http://www.CRNTT.com   2014-07-28 09:03:52  


中國經濟未來可能會面臨諸多的不確定性,但有一些事情是注定會發生的。
  中評社北京7月28日訊/中國經濟在經歷30多年的改革開放和高速發展過後,正在出現新的階段性特征,而這些特征的重要性,並未被充分認知。

  證券時報發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研究員張茉楠文章表示,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世界經濟已由危機前的快速發展期進入深度轉型調整期,全球正在處於產業結構重構和重組的過程之中。從內部看,中國也進入了由高速增長到中高速增長的新階段,一些舊的平衡、舊的模式和舊的理念正在被打破,呈現出許多“新常態”。

  這種“新常態”首先表現為經濟增速放緩上。其實,高增長之後的“換擋”是一種必然趨勢。根據世界銀行增長與發展委員會統計,二戰後連續25年以上保持7%以上高增長的經濟體只有不到十個國家,這些國家都是小國,而其餘經濟體在經歷過20年的發展後均開始減速,並且有些國家甚至出現了大幅減速。所以,中國經濟當前的增速放緩至7.5%左右既是客觀的,也是合理的。

  “新常態”也體現在增長與就業的關係上。過去有些觀點認為,中國GDP至少要保持8%以上的增速才能創造足夠的就業機會,但這種規律正在發生改變。以2013年數據為例,中國GDP增速同比回落了一個百分點,但城鎮就業增長仍比2011年多了將近100萬。更重要的是,中國的就業現狀遠超於先前制定的目標。去年中國新增了1300萬個就業崗位,遠超1000萬的目標。即使2014年第一季度GDP增長下滑至7.4%,就業趨勢仍在保持平穩。其背後的原因是中國服務業的不斷增長創造力更多的就業。去年服務業較之第二產業為產出增長做出了更多的貢獻,這是近五十年來的第一次,所以許許多多的 “新常態”正不斷地在我們的身邊發生。

  文章分析,中國經濟未來可能會面臨諸多的不確定性,但有一些事情是注定必然會發生的。第一個必然要發生的是人力資源素質和結構的重大變化。世界經濟發展歷史表明,一個國家過去成功的經濟增長,並不能為未來的經濟增長成功買下保險。過去,中國經濟高速增長有一部分原因是來自於豐裕而廉價的勞動力,但人口老齡化等人口結構的變化讓這種優勢並不可持續。因此,中國要不斷加大教育制度、就業制度、戶籍制度方面的改革,為人力資本可持續發展掃除制度障礙,促進人力資本形成轉化為經濟可持續的增長。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