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智庫雜誌:中美皆須戰略性共同利益鞏固共識

http://www.CRNTT.com   2015-11-16 00:14:00  


 
  2、中美關係沒有接近重大轉折的“臨界點”

  2015年5月,被視為美國“知華派”重要學者的蘭普頓,提出了中美關係接近“臨界點”的看法。他認為,中美兩國國內和中美關係近年發生的一些重要變化,導致雙方對於對方,以及對於中美關係的期待開始出現重要變化,導致“希望與疑懼失去平衡”,從而雙方對於中美關係的戰略和政策,正面臨重大改變的“臨界點”。此後,蘭普頓又聲明,他不認為中美關係已“墜崖”,而只是接近“臨界點”。

  關於“臨界點”的觀點,當然不同於中美關係已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的觀點。但同樣不符合中美關係的現實,也不符合中美關係的歷史。實際上,中美關係開始正常化以來的四十多年中,中美關係以及世界形勢和中美兩國都處於不斷變化之中,因而兩國對於對方,以及對整個中美關係的政策也不斷有所調整。關鍵在於,上述變化迄今都屬於中美關係總體穩定大框架中的變化,而沒有發生、也不可能發生突破這一總體大框架的轉折性變化。當前出現的中美新的摩擦多發階段,以及中美安全摩擦突出,同樣都是中美關係總體穩定大框架中的變化,而不是突破這一大框架的轉折性變化。所以,中美關係沒有,也不會面臨或接近重大轉折性變化的“臨界點”。

  中美關係總體穩定大框架,是在中美關係開始正常化以來的四十多年中逐漸形成的,其間還曾經歷了冷戰結束的強烈衝擊。事實已一再表明,這一大框架不僅符合中美兩國的現實利益和長遠利益,而且符合世界的和平發展大趨勢。所以,這一大框架具有很強的穩定性。當前中美兩國內部,以及整個中美關係發生的變化,都不足以打破這一大框架。可以預料,不僅當前,而且今後相當長時期中,中美關係都不會接近於發生重大轉折性變化的“臨界點”。

  3、中美關係新的摩擦多發階段與新的戰略磨合階段

  2013年底以來,中美關係進入了新的摩擦多發階段,而且以突出的安全摩擦為最引人注目的特點。值得注意的是,安全摩擦的敏感性,在很大程度上掩蔽了中美關係其它的重要特點。其中最重要的是,中美摩擦與中美廣泛合作並存、同時強化。這一特點正是中美關係在進入新的摩擦多發階段的同時,也進入了新的戰略磨合階段的重要標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