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聯儲權力膨脹 令人憂慮

http://www.CRNTT.com   2009-06-27 12:25:30  


美聯儲權力膨脹禍福難料
  中評社香港6月27日訊/美聯儲背負的本輪全球金融危機“始作俑者”的罵名並非空穴來風。如今,在美聯儲權力有望急劇膨脹之際,相關歷史包袱是否會削弱其作為“超級監管者”的威信,進而影響到其監管職能的最終執行,疑問顯然揮之不去。《大公報》今天登出蔡亮的文章“美聯儲權力膨脹之憂”,文章内容如下:

  美國東部時間6月17日,奧巴馬政府正式向國會提交了有關金融監管改革的方案。在這份長達88頁的“金融監管白皮書”中,奧巴馬政府對肇始於美國本土的金融危機追根溯源的同時,也拉開了上世紀三十年代經濟大蕭條之後迄今為止力度最大的金融監管改革的序幕。

  備受外界關注的是,為了對那些“太大而不能倒”、容易引發“系統性風險”的金融機構實施嚴格監管,奧巴馬政府在改革方案中授權美聯儲將其監管對象由原來的商業銀行以及銀行類控股公司擴充至專業投資銀行、大型保險公司以及大型對沖基金、私募基金和風險投資基金等領域。

            變身“超級監管者”

  本世紀初以來,隨著金融國際化程度的深入,美國金融業“混業經營”的模式逐漸推廣至全世界,美大型金融機構跨國業務盤根錯節的同時,所蘊含的“系統性風險”逐漸堆積。次貸危機爆發以來,大型金融機構倒閉引發的金融市場強烈動盪乃至實體經濟嚴重受損自不待言,去年9月雷曼兄弟倒閉引發的市場雪崩事件至今讓人心有餘悸。

  美國金融業乃至全球金融業現行的混業經營、分業監管格局留下的重重監管死角,令監管者疲於奔命、防不勝防。在奧巴馬政府看來,要避免類似雷曼兄弟倒閉事件的重演乃至杜絕金融危機的捲土重來,就必須成立一家超越行業分野、統領全局的機構來監管那些具備“系統性風險”傾向的金融機構。

  改革方案表明,美聯儲有望成為“系統性風險監管機構”(SRR),來履行上述全局監管的職能。

  在美聯儲“超級監管者”的新監管機制下,美國各銀行的反應或將呈現某種“兩極分化”趨勢。

  對那些勉強能夠維繫生存的臃腫銀行而言,成為“系統性”銀行的一部分,也就意味著擁有了美國政府的隱性政治擔保,從而向投資人釋放出政府為相關銀行“兜底”的明確信號,在融資壓力得到有效緩解的同時,這些老牌銀行也將逐漸走出目前如履薄冰的經營困境。

  至於摩根士丹利等投行,受向來激進的投資風格所影響,很可能會竭力避免自身進入“系統性風險”監管體系。美聯儲變身“超級監管者”這一信息,將促使這些激進的投行不惜以壓縮資產規模、分拆業務門類為代價,跳出監管體系。長此以往,美國金融業整體效率的恢復,難有明確的時間表。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