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 
儒法分歧與當代中國走向

http://www.CRNTT.com   2010-03-29 13:45:57  


 
  法家:農戰立國。

  一個是種田,再一個是打仗。一個社會人總會想出人頭地,哪怕社會再平庸,總是會有人想往上走。在法家看來,這種人不應該有,它樹立了一個標準,老百姓想奮鬥,唯一的奔頭就是打仗,“賞多威嚴,民見戰賞之多則忘死,見不戰之辱則苦生。”你要不想死就讓你生不如死,這樣使人奮不顧死。真正打仗比勇敢,像抗美援朝,當時美國參加朝鮮戰爭的士兵後來回憶,中國的士兵怎麼這麼勇敢,衝鋒號一吹,就對著機關槍往上衝。你看美國的諾曼底登陸,德國的機關槍一掃,個個都趴在海灘上,美國兵裡找不出敢堵機關槍的。中國的勇敢是靠法家的治理才能達到這樣的效果,這樣的社會國不一定富,但是兵一定是強的,不怕死。當然在原子彈發明以後,就不管用了,但是在小米加步槍的年代,誰能夠使自己的兵不怕死,確實就很厲害。

  要使這一套東西怎麼更有效?“壹山澤,則惡農慢惰倍欲之民無所於食;無所於食則必農,農則草必墾矣。”當時中國的老百姓就跟文化大革命一樣,要不在生產隊裡面好好幹,不在生產隊裡面,全中國沒有一個地方收留你,只有餓死。只好老老實實做農民,在農閑的時候,就練兵,打仗的時候就去打仗。這個就是法家的國家理想。

我的觀點:警惕法家思想

  我講的是先秦的故事,那個時候中國大地上,面臨的歷史選擇和道路選擇,當時的秦國作為一個新興崛起的國家,在當時世界上的地位,有點像今天的中國。第一,是後發國家,當時先進發達的國家都是齊國、趙國、魏國,而且又是文明的中心,秦國處於後發達國家,而且在文化上屬於偏僻的地方,西陲之地,當時中原的國家認為你打仗厲害,國家人口眾多,GDP大概也比較高,但是很多的國家還是看不起你,從《邯鄲學步》這個成語上就能想出來,就跟現在“韓流”一樣,那個時候的秦國雖然國力強盛,但是人家不覺得你牛,有錢也是土包子。在這種情況下,秦國在經濟上崛起以後,同時建立強大的社會控制組織體系,他們面臨一方面是看不起,另一方面自己要崛起。當時秦孝公有一個求賢令,裡面特別說到,“諸侯鄙秦,醜莫大焉”,秦國雖然是一個大國,國家的GDP也不錯了,但其它的國家也沒有把我們看在眼裡,“醜莫大焉”,這是恥辱啊,這種思想在今天來看就相當於我們現在暢銷的《中國不高興》《中國站起來》,全世界對我們圍追堵截,中國要奮發圖強。當時秦國的文化形態,就跟我們今天面臨的問題很像,但是秦國成功了,我們很難評價秦國的成功在軍事上的成功,在版圖上的成功,給我們今天的中國帶來的文明文化究竟是什麼。這就好像我們很多人喜歡相信光明總是戰勝邪惡,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其實不是,想想歐洲大陸,如果是希特勒統治了歐洲,今天的歐洲是什麼樣的?希特勒就可以成為歐洲的秦始皇,這並不是完全不可能。

  當年在秦國的民族主義抬頭的時候,一度有逐客令。當時李斯有諫逐客書,這個對秦國後來成就霸業非常重要。比照德國,希特勒上台,一下把德國的經濟搞得蒸蒸日上,人民群眾生活得非常好,德國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工人的福利大幅度提高,人民群眾都非常擁護,這時候希特勒就飄飄然。那時就說猶太人都是垃圾都給幹掉,最初都是趕走。愛因斯坦都被趕走了,如果當時的德國,有一個像李斯這樣的人,給希特勒諫一個逐客書,說猶太人別趕走了,猶太人管用。如果德國搶在美國之前造出原子彈,今天的世界老大就是德國的,希特勒就是歐洲的秦始皇,我們今天也不用考托福,學英語了,我們都學德語。

  歷史有很多的偶然,如果德國統一了歐洲大陸,和日本聯合起來征服亞洲,世界版圖今天會是一個什麼樣子?希特勒就成為整個世界歷史上的秦始皇,但非常幸運的是這一天並沒有到來,其中有偶然,使得這個過程沒有發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