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遲到的市場經濟地位

http://www.CRNTT.com   2010-05-28 11:45:15  


碼頭邊上的集裝箱和每年開得紅紅火火的交易會,已經成了這個為全世界制造商品的“出口大國”的兩張“名片”。
 
  人民幣匯率:反補貼調查的新焦點 
 
  “完全市場經濟國家地位”只能有助於企業應訴反傾銷案,但隨著“雙反”越來越頻繁地被應用,中國出口企業面臨的更大“威脅”,將來自日益增加的反補貼調查——而這一趨勢在不少行業中已有顯現。2010年4月,在美國商務部針對中國上百家鋁業企業的“雙反”調查中,人民幣匯率的問題就成為訴訟的焦點。提起訴訟的美國鋼鐵和鋁業製造商提出,中國通過人民幣匯率低估的方式補貼中國鋁型材出口商,並敦促華盛頓將人民幣低估問題納入考量範圍。雖然美國商務部5月最後決定暫不考慮人民幣匯率因素,但同時也強調,不排除隨著調查推進將其納入考慮。 
 
  2009年底以來的眾多貿易摩擦案例已表明,人民幣匯率、而不是“市場經濟地位”將越來越成為新的焦點;而中國將要面臨的,也不僅僅是與“市場經濟地位”有關的貿易救濟調查,而是包括自主創新、政府採購、進口替代等一些列國內經濟政策。 
 
  在公平的市場交易中,按照商業原則行事、減少不必要的限制,總是最安全的做法。從已有的趨勢來看,“市場經濟地位”在國際貿易的作用將不斷減弱,而切實改善國內環境中存在的問題,才是應對愈發複雜的貿易環境的長遠之策。
 
  來源:網易新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