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尋求改變對台軍售遊戲規則

http://www.CRNTT.com   2010-06-10 08:52:26  


 
  中國政府的這一強硬舉措,使試圖執行“理性”對華政策的美國政府官員感到困惑,不理解為什麼北京會對親華的奧巴馬政府採取不回應政策。這一困惑反應在蓋茨在香格里拉對話上對媒體的講話中,蓋茨試圖“理性”的解讀其對台軍售政策。蓋茨的解釋有三點:

  一、對台軍售是歷屆政府的政策,是多年的現實。本屆政府沒有超越這一既定政策。

  二、美國政府不支持台灣獨立,這一 點沒有任何改變。

  三、由於中國軍力的迅速加強,尤其是針對台灣的軍力,對台軍售成了維持台海和平的重要因素。

布什改變了對台軍售規則

  蓋茨的解釋似乎表達了美國對台軍售的一貫“理性”政策。問題在於中國政府從未真正同意美國對台軍售,並一直致力於說服美國政府放棄其對台軍售政策。蓋茨的前兩點確實反映了美國幾十年的對台政策。但這一政策是三十年前中美建交的一個妥協產物:即以承認中國換取對台軍售。建交之後,中國政府試圖改變美國的對台軍售政策,並取得了一定成果。這就是1982年中美達成的“八一七聯合公報”。里根政府承諾美國今後對台軍售會逐漸減少,也不會在數量上和質量上超過近幾年已賣給台灣的武器,並盡量尋求一些措施,以導致這一問題的最終解決。

  如果中美兩國政府按照“八一七聯合公報”制定的遊戲規則,也許對台軍售已不是中美關係的主要問題。然而這一中美達成的諒解也由於1992年布什政府賣給了台灣更先進的戰鬥機而不再成立。從此美國政府對台軍售政策沒有了禁區。可以說,布什政府改變了對台軍售遊戲規則。

北京容忍而非同意美國改變規則

  從北京的角度來講,對於美國改變對台軍售規則,北京從一開始就沒有接受。之所以容忍至今,是因為在中美關係大局中,北京有其它更優先需要解決的問題:92年以後,中國面臨著改革向何處去之首要問題。中國需要美國在貿易和投資方面的支持。到了克林頓政府時期,北京優先考慮的是最惠國待遇的延續以及加入世貿組織的問題。進入新世紀以來,北京更是與美國攜手遏制台灣陳水扁當局的激進公投,穩定台海局勢。可以說直到中美經貿關係走向正常化,台海局勢出現穩定之前,北京未能也不願意將有限的政治資本用於解決對台軍售上。只是照例提出口頭抗議,表明北京並不接受既成事實,但也不願意採取更多的實質行動。

  之所以北京這一次對美國軍售的態度有所改變,除了中國軍方的強硬態度因素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北京在尋求改變對台軍售的遊戲規則,重新取得在對台軍售問題上的主動權。如迫使美國達成類似當年“八一七公報”,目的就是要美國最終放棄對台軍售,尊重並接受中國政府近年來所提倡的“國家核心利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