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李亞飛糾"左"反右 撥正兩岸關係發展航向

http://www.CRNTT.com   2010-08-12 07:55:05  


 
  實際上,兩岸恢復制度性協商後,都是只提“九二共識”,不提“一個中國”。尤其是在“ECFA”的洽簽過程中,民進黨企圖以“政治”的手段將之“汙名化”,海峽兩會更是小心翼翼,在“ECFA”文本中完全不用任何政治詞彙。而在內地分別與港澳簽署的“CEPA”文本中,是明確寫上“一國兩制”的。

  當然,即使對“九二共識”的內涵,兩岸也有不同解讀。在大陸方面是“各自以口頭的方式表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暫時可不涉及一個中國的內涵。這已被台灣學者形容為“各表一中”。而台灣方面則是“一中各述”,亦即“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如此可見,即使是對兩岸已有高度共識的“九二共識”的內涵,也是以模糊化的手段來處理,大家心照不說,不必將之宣諸於口。這就像李亞飛所言,正因為雙方均採此務實手段,兩會協商才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但是,最近卻出現了某些與此方式有所差異的現象。一方面,是大陸方面有些人滋生了“左”的急躁情緒,希望能在經濟領域“ECFA”的基礎上,盡快進入政治協商階段,這以耿雁生為代表。不但是民進黨罵翻了天 ,連國民黨內尤其是堅決反對“台獨”的軍系“立委”林鬱方,也不表贊同。

  其實,國民黨並非不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也並非不想進入政治對話階段。相反,有相當多的國民黨人,是希望在政治領域上也能像經濟領域簽署“ECFA”那樣,盡快達成“箍住台灣,不讓其逸出‘一中憲法’框架”的協議。但台灣地區的政治生態不象大陸那樣由中共一家“說了算”,而是“由選票說了算”。國民有選票壓力,在相當一部分選民仍未能接受進行兩岸政治談判之前,他們只能遷就選民。如果走得太快,遭到選民杯葛,讓民進黨再次上台,就不但是“一個中國”不用提,連“九二共識”也難以存在。

  在台灣方面也出現了一些右的苗頭,其中又以“陸委會”主委賴幸媛在美國的一系列談話最具代表性。此被認為,這是她代表馬英九要為跑得“太快”的兩岸關係“踩煞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