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兩岸關係與台灣非理性意識形態漩渦

http://www.CRNTT.com   2010-12-11 00:23:29  


 
  (三)“迴圈對抗”無出路,“五大觀”決定台灣未來。誠摯希望台灣的政治人物、媒體、智庫、民眾要有大格局、大視野、大智慧,要富於理性和建設性。具體來說,筆者提出“五大觀”:

  一是大時代觀:兩岸所處的時代是和平發展的時代,是建設的時代,而不是革命戰爭的時代,沒有時代觀也就沒有方向感,這是合格政治人物首先要把握的。在和平發展時代,不能以革命、造反、對抗的思維行事。

  二是大安全觀:大安全觀蘊含兩層含義。一是兩岸關係穩定是兩岸和平發展的必要條件,摒棄台獨路線,兩岸關係的和平、和諧、和睦才是台灣的安全保障;二是兩岸和平統一,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兩岸可以共同應對國際政治、經濟、軍事的任何不測事件和重大自然災害,以兩岸的能力和智慧,以大陸強大的實力,台灣的安全會有堅實的保障。

  三是大責任觀:兩岸人民以和平發展、共享主權為目標,實現國家統一,推動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兩岸中國人的共同責任。

  四是大交流觀:以開放的心態,擱置歧見,先經後政,先易後難,全面交流,在大交流中增進瞭解,表達彼此關切,增進互信,實現雙贏。不接觸不交流,固守僵化立場,以拖待變,並不符合台灣人民現實利益和長遠利益。

  五是大利益觀:需要通過真誠交流,不斷積累善意,使台灣各階層人士,真切地看到國家的統一和民族的復興,才是自身長遠利益之所在。台灣的政治人物、媒體、智庫也要擺脫狹隘的對抗心態,切實體會大陸的真誠與善意,摒棄無休止的“迴圈對抗”,為台灣謀取長遠利益,為中華民族謀取共同利益。兩岸人民共同承擔了中華民族的苦難,應當共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尊榮。

  (四)民族復興,兩岸的共同利益遠大於分歧。中國的統一事業,不是兩岸政黨鬥爭誰輸誰贏,而是實現民族復興和體現民族大義的千秋偉業,是中國作為有影響和負責任的大國,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成為有尊嚴的國際大家庭成員的共同認同。執政黨的責任就是要推動兩岸人民共同譜寫民族大義,實現民族復興的最大利益和兩岸人民的長遠利益。有了未來統一的中國,兩岸現階段所宣示的“中國”將成為歷史,全新的中國是歷史的“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共同昇華。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