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台專家戚嘉林:兩岸統一是不可逆轉的天命

http://www.CRNTT.com   2013-09-20 00:16:25  


 
  鄧小平對統一的感情,我們可以“同理心”瞭解。道理很簡單,就如同我們台灣社會不允許屏東和花蓮獨立一樣。在感情上,台灣社會不可能讓屏東和花蓮獨立,就如同大陸社會不可能讓台灣獨立一樣。當然,關於屏東和花蓮的獨立論述,乍聽之下,大家以為是天方夜譚。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這樣的論述在歷史上是出現過的,那就是日本曾藉口屏東和花蓮等地少數民族地區是清朝“化外之地”“政教不及”之處為由(即因為清朝行政權不及之處,故其不屬於中國管轄之獨立地區),於1874年派兵侵略屏東恆春。當時,這種屏東和花蓮不屬於台灣的分離論述,遭到包括台灣在內全體中國人民的堅決反對,最後中央自內地調遣精銳的淮軍十三營洋槍隊6,500人增援台灣,以臨戰手段威懾,逼退日本。

   民族主義的要求

  故無論是大陸社會決不允許台灣自中國分離出去,或台灣社會決不允許屏東和花蓮自台灣分離出去,二者都是感性的反應,是一個蘊含民族主義的感性問題,也就是政治學教科書上所說的民族主義(Nationalism)。

  現代民族主義現象大約是18世紀首先出現在歐洲,民族主義有許多不同的意涵,致使其真正的觀念混雜。因為民族主義本質涉及共同的歷史傳承、共同的文化情感、甚至共同的血緣,故民族主義的本質是複雓的,很難予以精確的定義,很難有令人滿意的定義。如果從不同的歷史與社會角度,則民族主義有不同的面向,故民族主義有如刃的兩面,尤其是族群民族主義(ethnic nationalism),將族群認同無限上綱,從而將族群民族主義轉變成分離主義。但另一方面,民族主義也喚醒了一個民族的自我認同,使民族菁英為其民族振興而奮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