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台專家戚嘉林:兩岸統一是不可逆轉的天命

http://www.CRNTT.com   2013-09-20 00:16:25  


 
  但是,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台灣同胞是自北而南,全島熱烈慶祝台灣回歸祖國。是年除夕,即使在台灣最南端高雄州阿猴平原稍微靠山的潮州地方,家家戶戶揚棄日本式的慶祝新年方式,自動自發地改成以貼上中國式的紅紙聯,上面寫的是“還我河山,祝台灣光復”。日本人寺奧德三郎就感嘆,日本在台灣開拓五十年之文化,已在一夕間化為昨日之夢,全島各地連這樣的鄉下地方,都在謳歌復歸祖國,令在台灣的日本人有隔世之感。

  前“總統”李登輝的人生是走過台灣光復、台灣民眾如此認同祖國的歷史見證者,所以他當然瞭解,如果要實現台灣“獨立”,則其前提條件是要建構台灣民眾對台獨的認同。因此,李登輝反覆強調要重視台灣的認同問題,並稱“台灣的認同是極其複雜的問題,並不是建立‘台灣共和國’或宣佈‘獨立’,就能解決的”“究竟是認同中國,還是認同台灣的族群問題,也必須釐清解決”。

  然而,因為中國悠久歷史文化的深層影響,中國人的政治認同與文化認同常相互滲透而難以分割,有時文化認同甚至是政治認同的重要基礎。文化範圍廣泛,它包括歷史、文字、文學、語言、風俗、習慣、宗教和政治制度等,其中以歷史的影響最廣最深,因為歷史是人類的集體記憶,孕育了國族認同。試問,在台灣的本省民眾與外省人,我們在文字、風俗、宗教和習慣等不都相同嗎?但只有在語言和近代歷史記憶不一樣。關於語言,兩岸密切交流十餘年,台商已瞭解內地各省方言眾多,能理解並接受語言上的差異,所以剩下來的只有歷史記憶和兩岸政治制度的差異。

   恢復台胞祖國認同實現兩岸統一

  因此,筆者提出恢復台灣先賢熱愛祖國的“台胞認同祖國化”,亦即喚起台灣民眾祖國認同的歷史記憶,認知對岸不但不是“敵國”,對岸是我們先人熱愛的祖國。台灣本土作家鄭鴻生曾云:“台灣人的政治或社會活動不只是與整個中國現代化歷史接得上,也是參與其中的。台灣人只要能夠接受這段歷史,也就較能心無掛礙地接受中國人身分”。

  無可諱言,如果以1949年為分水嶺,則之前的滿清推翻、民國建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八年抗戰等國民黨史觀,似欠台灣人民的蹤影,致使台灣民眾感受其在近代史中似是頗為空白,期間日據時期島內台灣人民的非武裝抗日,尤其是斯時台籍中國共產黨黨員的歷史,亦遭埋沒。故本人以傳承台灣先賢的祖國認同而自我期許地創辦了《祖國文摘》雜誌,盼藉真實歷史知識的表述,有助將我們台灣人與近現代中國的歷史相連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