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台專家戚嘉林:兩岸統一是不可逆轉的天命

http://www.CRNTT.com   2013-09-20 00:16:25  


 
  20年來,大陸方面不但一再表示將厚植兩岸共同利益的善意,也與時俱進的不斷落實。目前,大家感受最深的就是兩岸經貿交流,尤其是大陸團的採購和陸客觀光,為台灣帶來的巨大“經濟利益”,有目共睹。這些兩岸共同利益具有規模性、持續性和區位性等三大特性:

  利益的規模性。當今人類經濟活動複雜,許多工業的生產,是小型經濟體所不能負荷的。例如大家所熟悉的軍火工業,小型經濟體就不可能在太空建立全球定位系統、製造航空母艦、維持龐大的航母艦隊。中國大陸是一個相當全部歐洲的經濟體,統一後我們台灣將享有兩岸龐大經濟體所形成的經濟規模效益。

  就以電子產業為例,2008年發生金融海嘯,全球共關閉了約50家晶圓廠,但台灣沒有廠商關閉。中國大陸家電品牌廠商組團2009年從台灣採購34億美元液晶體電視面板,2010年採購43億美元,2011年採購40億美元。大陸政策性大採購,不但使當時台灣工業園區放“無薪假”的員工能重新恢復工作,及後景氣稍見復甦,因為全球關閉了50家晶圓廠,所以全球新增訂單絕大部分就都轉到台灣,使得台灣2010年對世界的整體貿易總量激增至5,258.4億美元,其中台灣對大陸(含香港)輸出1,147億美元,台灣享受771億美元的順差。

  至於自2008年7月開放中國大陸旅客來台觀光,去(2012)年大陸旅客來台居然高達258萬人次(不包括香港和澳門),較2011年增長45.0%,增長幅度居客源市場之冠,遠高於世界觀光組織(UNWTO)預估2012年全球旅客約3%-4%的增長率,預估將為台灣創造約1,000億新台幣的觀光外匯,這在四年前是不可想像的。當然,陸客來台觀光使得考導遊的人數也跟著飆升,觀光局統計2012年報考導遊人數高達52,986人(2011年為38,800人),其中88.0%是考華語導遊執照。同時在旅遊業,許多司機就自己籌資或合夥集資,購買遊覽車,自己當老闆,這在開放陸客觀光來台前,也是不可想像的。

  上述帶給台灣的巨大經濟利益,就是立足於內地龐大經濟體的規模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