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 
蘇進強:“和平協議”不能逃避

http://www.CRNTT.com   2013-11-01 00:30:10  


 
  二、民進黨執政,積極架構軍事互信機制

  2000年1月18日,大陸學者王在希在紐約公開建議兩岸先建立“軍事熱線”,以免產生類似1996年3月“擦槍走火”事件;2000年陳水扁在競選“總統”時亦具體主張,兩岸可就建立軍事互信機制、簽署和平協議進行磋商,並希望從人員互訪、演習告知、建立熱線、海上救援等措施做起。就職演說更提出令國際矚目的“四不一沒有”。以江澤民為首的大陸當局,則以“聽其言,觀其行”冷處理態度對應。同年七月,陳水扁更以“結束敵對狀態,簽訂兩岸和平協定”為目標,推動軍事互信機制研究,規劃分近程、中程、遠程三個階段,並於2002年明確要求“國防部”進行研議,中華戰略學會則提出專案報告。④2004年2月3日,陳水扁又在記者會中提議兩岸互設代表,劃定“非軍事區”的構想。2006年5月,陳水扁更在“國安”報告中,強調兩岸應建立包括預防軍事衝突措施的“和平穩定互動架構”。⑤

  不可否認,民進黨執政時期,由於大陸始終對“台獨黨綱”抱持高度疑慮,故而,雖然民進黨對建立軍事互信機制乃至兩岸和平協議,有著高度的期盼,但卻始終未獲正面的回應,陳水扁是否因此“惱羞成怒”,憤而提出比李登輝更極端的“兩國論”,殊值探討。

  在大陸方面,由於對台部門與軍方智庫大都認為,信心建立措施屬於主權國家間的行為,同時一再宣示不放棄武力攻台,故而在胡錦濤主政前,對上述議題的探討外界並不多見,其後,才開始有“一個中國”框架下互信機制建構的論述。2004年,大陸國台辦透過新華社發表“五一七聲明”,提出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建立軍事互信機制的呼籲,這是大陸官方首次對此議題的宣示。王在希副主任在2005年5月則將此議題與“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及反對台灣對美軍購連結。2007年,中共十七大會議中,則正式將“協商正式結束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列入政治報告中;台灣對此則多表肯定。而代表中共官方的王在希則進一步將“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做為建立兩岸軍事互信,達成兩岸和平協議的要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