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評智庫:英國脫歐對兩岸關係的啟示

http://www.CRNTT.com   2016-09-09 00:06:52  


 
  英國的這個公投結果對其全社會特別是多數民眾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歐盟和國際社會將來會做出何種實質反應、“脫歐”對英國的長遠影響到底如何?等等,目前都還處於預測分析之中,一定程度上還是未知數。但從目前國際社會、英國國內、各方專家、廣大民眾反應看,多認為英國“脫歐”弊大於利。也就是說,“脫歐派”並沒有把握一直歡欣鼓舞下去;鼓吹“脫歐”的頭面人物更沒有把握不被後人作為反面人物寫入英國歷史。

  所以,我們一定要冷靜、全面、客觀、歷史地由英國“脫歐”公投而聯想到兩岸關係、啟發處理兩岸問題的思維。切不可主觀片面、頭腦發熱。

  英國“脫歐”公投對海峽兩岸的第一個啟示

  海峽兩岸應當從英國“脫歐”公投中得到的第一個啟示是:濫用民主後果嚴重,處理兩岸議題要遠離民粹。英國此次公投,是用錯誤的方式做出了錯誤的決定。民主的本意應在促使當局做出正確決策,形成全民共識。因此,任何負責任的民主,都應從公眾的全局、長遠利益出發而動,而非隨一黨一己之私胡來;民主是一種管理制度,公投是民主的一種實現形式,兩者都非唯一選擇、“靈丹妙藥”。任何事物都有一分為二的一面,都存在異化的可能,濫用民主將導致實用主義、極端主義、民粹主義盛行,最終傷害的是民主本身。卡梅倫自以為是,舉著公投旗幟選舉上台,持續推動公投以鞏固政權,是典型的實用主義投機行為;“脫歐派”最富蠱惑性的宣傳是加入歐盟造成東歐移民搶了英國原住民的飯碗、西亞北非難民湧入破壞了英國的社會秩序、歐盟管理體制損害了英國的主權獨立和文化特性等,骨子裡還是民粹主義的一套。他們看不到東歐移民的貢獻、英國應負的國際責任、國家間文化交流交融的好處,也無視歐盟機制給英國帶來的巨大收益,因而誤導了選民的思考方向。大量選民趨向偏執、短視、功利,遂作出如此選擇。“脫歐”獲勝的本質是民粹主義得勢,理性讓位於感性,英國要吃苦頭的。退一步講,即便這次“留歐派”勝利了,公投本身也製造了社會的分裂,對英國也是一種傷害。民主本應在對立中尋找統一,濫用民主意味著在統一中凸顯對立。

  假如海峽兩岸雙方均濫用民主的話,兩岸關係將會是另一種局面。大陸方面面對猖獗的“台獨”,13億多民眾、全體中華兒女一定會“人人喊打”,要求政府武力解決台灣問題。政府受此民意壓力,非打不可!而台灣方面動輒打“民主牌”,導致社會嚴重撕裂、兩岸民意尖銳對立、“台獨”分裂盲動冒進、和平發展戛然而止、戰禍接踵而至。1995、96年李登輝的挑釁、1999年“兩國論”出籠、2000年至2008年陳水扁執政,莫不是有力的證明。目前的台灣,濫用“民主”往往可收“政治正確”之效,民進黨和“台獨”分子深諳此道。“民主牌”是民進黨起家“法寶”、看家“利器”,是其反國民黨、攻擊大陸的政治工具,進行社會動員、擴大自身影響的基本手段,推動社會所謂“轉型正義”、實現“台獨”分裂的不二法門。長期以來,民進黨動輒推動“修憲”“公投”、遊行示威,造成島內政局持續動蕩、兩岸關係波雲詭譎。民進黨和“台獨”分裂勢力在濫用“民主”上走的很遠,實質形成了另一種形式的獨裁,即少數“精英”與“暴民”裹挾威嚇“沉默的大多數”。兩岸關係這些年的風風雨雨、跌宕起伏,莫不與民進黨和“台獨”分裂勢力濫用“民主”有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