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中評智庫:台灣參與世衛的能與不能

http://www.CRNTT.com   2022-02-05 00:04:10  


 
  2016年5月蔡英文上台後,大陸為向蔡英文當局釋放善意,並以一個中國原則為前提,同意世衛組織繼續在該年度向台灣發出參會邀請,因而蔡英文當局延續馬英九時期的政治“紅利”,繼續參加了2016年的世界衛生大會。參會後,蔡英文當局並未珍惜大陸釋放的善意,拒不接受“九二共識”,繼續推行破壞兩岸共同政治基礎的“台獨”路線,導致台灣繼續以觀察員身份參會的政治基礎完全喪失。自2017年以來,台灣當局因不接受一個中國原則而被世衛組織拒於門外,而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後,台灣自認為有了訴求參與世衛組織的新理由。在新冠疫情蔓延的背景下,台當局的訴求得到美國、歐洲主要國家、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等西方國家的支持,它們均表示支持台灣以觀察員的身份參與世衛組織。因世衛組織堅持按照1971年聯合國2758號決議、2005年中國與世衛組織簽署的關於台灣參與世衛組織問題的備忘錄以及其他相關文件處理台灣參與事宜,台灣迄今無法收到以觀察員身份參與世界衛生大會的邀請。

  (二)馬英九時期何以“能”

  相較於李登輝、陳水扁、蔡英文時期,馬英九時期(2008年-2016年)兩岸就台灣參與世衛組織問題所達成的特殊制度安排和慣常操作模式,就顯得格外寶貴。該操作模式具有以下幾個要點:其一,堅持“一個中國”原則。該原則是處理台灣參與世衛組織問題的政治基礎和前提條件;祇有在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前提下,才可以根據世衛組織的章程規定和實際情況,以大陸同意和接受的某種方式,來處理台灣參與世衛組織活動的問題。回顧馬英九時期,兩岸之所以在台灣“國際活動空間”問題上能夠形成一些和平共識和共同遵守的行為規則,根本的政治基礎就是一個中國原則。如果偏離了該原則,則台灣參與世衛組織問題就無從談起。〔4〕其二,依循先兩岸、後國際的路徑。亦即台灣要參與世衛組織,首先要積極跟大陸進行充分協商並達成具體諒解和方案,然後再向國際組織提出申請。台灣一意孤行的單方面行動不會被大陸所接受。實踐也證明,台灣當局越過兩岸協商、單方面謀求參與世衛組織的企圖從未成功。台灣方面必須認識到,在參與世衛組織的路徑上應堅持“從大陸走向國際”,而非“從國際走向大陸”,期待通過在國際社會四處活動而給大陸施加壓力,進而達到其參與世衛組織的目的是不現實的。〔5〕其三,採取個案處理模式。在台灣參與世衛組織問題上,最終被該組織和兩岸雙方共同接受的操作慣例是個案處理,即對台灣加入世衛組織問題採取逐年逐案逐次解決的處理方式。

  馬英九時期,兩岸就台灣參與世衛組織問題達成的制度安排和操作模式是台灣真正意義上的務實參與模式,至少包含三個層面的務實:一是務實回歸兩岸關係實質,從源頭尋找出路;二是務實尊重台灣人民參與世衛組織的真實願望;三是兩岸共同務實回應和保障島內同胞健康福祉的需要。此外,馬英九當局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務實參與世衛組織的做法,凸顯其在訴求台灣參與世衛組織問題上的靈活性,也為大陸幫助台灣參與世衛組織提供了可能的空間。進而言之,大陸歷來高度重視保障台灣同胞衛生健康福祉,一個中國原則、先大陸後國際路徑、個案處理方式不僅使台灣成功參與了世界衛生大會,而且將之前用於拉攏“邦交國”和外部力量的經濟資源,節省下來全部用之於島內的公共衛生事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