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第二輪特區建設 港台皆有良機

http://www.CRNTT.com   2009-06-20 00:33:43  


 
  最近國務院宣佈發展上海為另外一個國際金融中心,大大觸動了香港害怕邊緣化的危機感。港內外不少專家學者都預言5年之後,上海將超前香港。從國際交易和結算角度看,在同一經度上設多個中心是沒有意義的。現在東京、上海、香港、新加坡4個金融中心並存,競爭必然過劇。香港要爭取作為亞洲時區第一國際金融中心,必須努力定位於全球金融中心的競爭高端,成為亞洲金融產品定價中心。要做到這一點,香港必須南進,首先把新加坡擠掉。很簡單,如果連新加坡都競爭不過,香港唯一的位置是老四。

  我對台灣經濟研究不深,能說的不多。台灣的強項在於工業研發和生產,今天據說有佔了台灣人口約8%的近2百萬台胞工作和生活在大陸,顯見其經濟事實上已經全面融入大陸。將來台資的南下,與李登輝時代的號召絕不一樣。當年是想以南下去抗拒西進,二者是排斥性的;將來則以南下去輔助西進,相得益彰。

  有學者指出,東盟國家需要在國內層面維持經濟發展凝聚力和社會凝聚力,才能可持續發展。別看香港和台灣給人的表面印象是吵吵鬧鬧,誰來到這兩個地區,都會感受到這裡的高度精神文明,和良好有效的社會管理的舒坦氣氛。長遠而言,這才是香港和台灣對東亞整個地區現代化最大和最深遠的貢獻。

  在北京的立場而言,如何把握金融海嘯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充分調動香港這新特區和台灣這個事實特區或準特區的強大優勢,是下一階段經濟繼續高速發展和達致最終和平統一的關鍵。特區是需要建設的,這要求中央政府以遠大的戰略眼光,給予適當的引導和推動。但另一方面,香港和台灣又直接管轄指揮不了,具體如何引導和推動,有待有關專家學者去細致地探討和設計。

  1 1988年4月,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決議,批准海南島為海南經濟特區,實行更加靈活開放的經濟政策。

  2 這是IMF的算法,根據世界銀行,這數字是2,485美元。參http://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countries_by_GDP_(nominal)_per_capita

  3劉迺強:大中華聯手穩定東亞—北京所需要下的一盤大棋。《中國評論》2008年12月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