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反對派在立法會玩激進 非香港之福

http://www.CRNTT.com   2009-07-19 10:26:31  


反對派為吸引關注刻意在立法會玩激進,非香港之福。
  中評社香港7月19日訊/香港“反對派內部也玩‘抽水政治’,打算作街頭抗爭,想著越激進就越能渾水摸魚,可以吸收和爭取反對派內部其他黨派的群眾。果如此,立法會將成為反對派一個專門抨擊政府的場所。事事要搞對抗,這樣香港社會要負上代價,實在非香港之福。”《大公報》今天登出的余柏全的文章“激進反對派連黨友都反”做了上述批評。文章内容如下: 

  本月9日,反對派在立法會上提出動議辯論,要求政府“正視7.1遊行的市民訴求”。唐英年在會上發言強調,無論遊行人數多少和主題是什麼,政府都會正視市民的訴求,林瑞麟、張建宗、陳家強、邱騰華等局長則分別對遊行人士的各項訴求作出回應。但是,反對派對於涉及雷曼迷債事件、環保、就業等方面的訴求均略去不提,而只糾纏於2012年政制發展方案的問題上,他們堅稱2012年要“雙普選”。立法會經過近5小時的辯論,最終否決了由反對派提出、要求政府“正視7.1遊行訴求”的借題發揮的動議。

           參與遊行者屬少數

  7月初,亞太研究所訪問了超過1000名市民,了解“7.1遊行”的參與者與一般市民對社會狀況、政府及特首表現的評價。調查發現:受訪者之中,只有6%表示有參與今年“7.1遊行”,在這些參與“7.1遊行”人士中,有44%遊行參與者表示遊行的訴求是爭取盡快雙普選及加快民主步伐,希望政府優先處理政制及管治問題,其次才是經濟發展。至於一般市民則盼望政府優先處理經濟發展,其次是民生及福利。對特首曾蔭權的評分,一般市民比遊行參與者高出19.7分,達到53.1分。因此,一般市民相關態度與主流民意十分接近,而“7.1遊行”人士與社會一般市民在對政制改革以及對政府要求問題上則有很大差別。“7.1遊行”人士是反對派的鐵桿支持者,他們的訴求就是反對派的訴求,可見反對派已經脫離了主流民意,反對派只是為了香港少數人的訴求而大聲疾呼,向政府施壓。廣大港人對此必須特別引起注意,千萬不要以為反對派和“7.1遊行”的參與者口口聲聲說是代表主流民意。事實上剛好相反,他們的訴求是與主流民意背道而馳的。

                 “抽水政治”越演越烈

  去年以來,反對派政黨政客的抽水政治越演越烈,他們針對政府工作上的一些有爭議的問題或是一些失誤,例如去年政府招聘副局長和政治助理風波、寬免外傭稅安排上考慮不周、增加生果金要求長者接受審查,雷曼迷債反映金融監管不力等等問題,反對派均抓住不放。他們打著“為民請命”的旗號,無限上綱上線,大罵政府是“廢柴政府”,“7.1遊行”甚至有人打出曾蔭權下台的標語,反對派政黨和政客便藉此獲取最大的政治利益,極力爭取更大政治權力。香港不少傳媒亦從中推波助瀾,一時間,激烈攻擊政府似乎是“英雄行為”,反對派、某些傳媒甚至影響到一些團體和民眾,一齊千方百計向政府抽水,要政府讓步,希望分別取得實質性的物質利益或無形的政治利益。 “7.1遊行”,雷曼苦主刻意不加入民陣遊行隊伍,與遊行人士保持距離,這反映了市民對政治“抽水行為”已有所警覺。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