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珠三角軌道交通 香港必須融入

http://www.CRNTT.com   2009-07-10 00:35:49  


香港的發展要放在區域經濟的大視野中考慮
  中評社香港7月10日電/全國人大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委員劉迺強在《中國評論》月刊七月號上發表專文《珠三角軌道交通發展對香港意義何在?》,文章表示:“去年年底,國務院通過了《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把包括香港和澳門在內的珠江口沿岸11個城市的發展,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的區域規劃。從此,香港的發展再不能固步自封,連獨善其身也不可以,一定要放在區域經濟的大視野中考慮。《規劃》對香港以至整個廣東的未來發展,影響既深且遠。很可惜,有關問題在香港並未受到重視,社會上也極少討論。本文初步介紹關係著人流、物流和訊息流在本區內發展的軌道交通系統在未來十年八載快速的發展,和將帶來的翻天覆地變化。”文章內容如下:

    香港納入國家交通網意義重大

  國務院於2004年審議通過《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並在2008年調整,大幅加速發展。其最新發展目標為:到2020年,全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2萬公里,主要繁忙幹線實現客貨分線,復線率和電化率均達到60%。規劃提出建設客運專線1.6萬公里以上,客車速度目標值達到每小時200公里及以上,其中“四縱四橫”將連接全國50萬人口以上大城市。按照2006年通過的《鐵路十一五規劃》顯示,到2010年主要目標為:建設新線1.7萬公里,其中客運專線7000公里,建設既有線復線8000公里,既有線電氣化改造15萬公里。十一五期間的鐵路投資規模為1.25萬億。

  最近由於國際金融海嘯的沖擊,國家4萬億元振興經濟資金中,加快鐵路、公路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今年計劃完成投資達到6000億元,是往年投資規模的12倍!另外,今年還準備新開工項目約70個,投資規模約1萬億元。今後三年鐵路計劃投資規模將超過3.5萬億元。

  在珠三角,按照2008年新規劃構想,廣東省的軌道交通線網亦由原來2003年方案的兩條主軸(廣深港深圳段、廣珠城際軌道交通),三條放射線(廣州——肇 慶、中山——江門、東莞——惠州)和廣深、廣珠間的兩條聯絡線(順德——東莞、中山——虎門)擴展2.5倍,形成覆蓋廣州、東莞、深圳、珠海、中山、虎門、佛山、肇慶、清遠等珠三角所有縣市的“三環八射”網絡。這一網絡,本來計劃於2015年初步完成,現在再作提速,省政府計劃投資2.3萬億,主要包括珠三角軌道交通和武廣客運線。建成之後,珠三角都市群軌道交通的密度,已經直追倫敦。

  與這發展相配合,香港拍板修建從西九龍直至深圳福田的26公里高速鐵路,經龍華、虎門到達廣州番禺的石壁;從石壁樞紐站,可鐵路接駁至全國各地。這路線幾經周折拖延,如能順利解決蔡屋園收地的問題,無意外的話,預計今年年底全速開工,但這起碼會慢了內地那邊足足兩年,到時香港已經陷於半邊緣化狀態。

  此外,在計劃中的,打算今年年底拍板的,還有香港機場至深圳機場之間的專線鐵路“港深機場軌道聯絡線”。這鐵路每天用量極低,因而估計收費一程需要超過400元,經濟可行性存疑。最近有建議在西鐵修支線至元朗的洪水橋,一個站之後到達深圳一個新的市中心前海。這樣一來,這條鐵路還扮演著港深之間另外一條快速通道,方便將來必然人口大增的新界西北和深圳西居民的往來,並因而大降其票價,大大提高項目的回報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