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香港媒體競爭 也須以人為本

http://www.CRNTT.com   2009-07-11 12:05:18  


香港媒體競爭激烈常有奇異之擧
  中評社香港7月11日訊/時事評論員梁安琪今天在《大公報》登出文章“媒體競爭也須以人為本”。作者表示:“電視節目必須具創意,報章最打動人心的是其理念和價值觀。媒體競爭日益百花齊放,是贏是輸均有跡可尋,面對現實,以人為本,自有生存空間。”

  就免費電視台的服務牌照續牌及發牌問題,當局現正進行檢討,下周二會有第二場公聽會,照首場反應所見,約二百名市民出席,發言亦相當踴躍,事後就有關議題亦引起頗多各界人士討論。可見普羅大眾對廣播事務是十分關注的,畢竟免費電視節目是不少市民生活的一部分。然而討論還討論,大家都心中有數,照現時本地講多過做的風氣,沒有多少人會相信有電視台會因這些中期檢討而被收回牌照。無論檢討結果如何,兩間提供免費節目的電視台甚至收費電視台,在互聯網新力量的衝擊下,對年輕新生代的吸引力是日漸減少了。

            創意貧乏 觀眾流失

  以往幾十年因為選擇不多,因此傳統電視有一定捧場客,茶餘飯後一家大小收看電視節目。這是一種生活慣性,但通常就是因為“慣性”二字,加上要取悅廣告商的功利心態,主流電視的節目已變了很流水作業式,雖然是屬於創意產業的範圍內,但卻是創意貧乏得很,所謂遊戲節目一味抄襲日本、台灣的格式,大量外購內地劇、韓劇、日劇、台劇配音播出。對觀眾而言,外購劇集一兩套是口味調劑,但反客為主便很使人吃不消,始終劇集是反映了一處地方的風土人情,香港話明是特區,在創意工業上應該特別有自己的風格。且看收視較高的某電視台,聰明地在非黃金時段重播節目炒冷飯以及播放外購劇集,在最黃金的晚上合家歡時段播出本身製作尤以煽情戲劇作主打,同時配合宣傳捧出星級藝員作招徠,於是只要在此時段長期贏取高收視,自可充分向廣告商交代,生意額有所保證,在報章雜誌版面也佔上不少篇幅,達到造勢效果。隨著時代進步,這種走精面取收視的營運方式,已證明滿足不到年輕人,尤其是對社會事務熱切關注的觀眾,活動影片網站YouTube與交友網站facebook往往收看人次過萬,後者註冊“朋友”已過億,可見慣性收視確實已轉移陣地。

                文字媒體 更重感情

  活動影片網站之所以搶到主流電視台的觀眾,最重要一點是靈活性高,在傳統的節目表上來來去去大致是劇集、綜合遊戲、新聞報道等等,因為太過墨守成規,可以說是完全沒有驚喜,而且與觀眾的直接交流亦近乎零,不能配合到這個事事講求尊重民意,自由表述的年代。影片網站由於自由度高,人們拍到什麼只要申請一個負責賬戶便可馬上播放影片,而且還設有公眾就影片內容公開評價的功能,能滿足觀眾追求新鮮事物的求知欲以及發表欲。有多項調查指出,青少年每日上網時間起碼兩小時,可見這個平台凝聚力日高。以長遠角度看,仍在求學的青少年日後投身社會便有自己獨立的消費能力,未來傳統電視除了觀眾有所流失,廣告收益亦難免受影響,現時已陸續有人搞網上電台或網上電視,亦有娛樂公司聚合演藝界台前幕後工作者開拍網劇。民間力量原來真的非同小可,這正好向某些主流電台電視當權者作出了當頭棒喝,不進則退是大勢所趨,低級趣味與陳舊保持的罐頭式節目難贏支持,收費電視更不成氣候,而賺大錢還要一再裁員製造失業,更令人搖頭。互聯網上自有影音新天地,有創意有才華者自有出頭天。

  由於互聯網已成為威脅主流電視的平台,後者高層亦表示會投放更多資源去開拓互聯網業務,但如果仍是一貫老老套套的做法,只有網上的殼而沒有靈活的內容,則說不上可構成很大的競爭力。另一方面根據數字,互聯網因可提供二十四小時即時新聞,對傳統報業亦有所打擊,然而筆者對報業傳媒卻是充滿信心的。平面傳媒有別於電子傳媒,收藏與攜帶都極為方便,尤其在車、船、飛機等交通工具之上,閱讀報章雜誌是上佳的消閒和吸取知識、了解時事的上佳選擇。報章是印刷品,不能有即時消息在紙張上彈跳出來,但一份報章最珍貴的,最打動人心的,是其理念和價值觀。試想想,報道式的時事消息是千遍一律的,對讀者所造成的效果是知情,而不是感情,要吸引讀者,有感情的文字極其重要。

                是輸是贏 有跡可尋

  閱讀物被冠以精神食糧的稱號,平面傳媒能夠做出一種成為讀者精神支柱的感染力,先別說有某些報章早已利用此微妙力量自我打造成政治工具,具正面正常的感染力,便可為社會帶來正能量。因此平面傳媒的競爭力,除了直接的時事報道,其社論、評論所帶出的理念和價值觀是否真正反映民意、眼光獨到、彈讚到位、仗義敢言便成為整份報章或雜誌的影響力指標了。當然事實告訴我們,星級作者有固定追隨捧場客,副刊的吸引力有時比娛樂版的八卦資訊吸引力更大,關鍵之處便是這樣由人而生的情感效應。誠然,平面傳媒大多已有本身的網站,但真實的情況是,看活動影片當然是要通過電腦屏幕,但看專欄文字,是用閱讀的方式舒服得多,因此平面傳媒的地位是無可取替的。尤以那種分享的感覺更非一台電腦能比擬,在餐廳茶樓工作室所見,一份報章可以一家人你有你看這一版他有他看其他張頁,是名副其實的有福同享,論同時分享面積便比一台屏幕靈活親切得多,所以傳統報業傳媒有其獨特存在價值。在美國有歷史悠久報章在金融海嘯期間倒閉,就等於是他們連原本處於領導地位的汽車業都跌入谷底一樣,是經營手法問題,並不可一概而論。

  媒體競爭日益百花齊放,是贏是輸均有跡可尋,面對現實,以人為本,自有生存空間。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