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教育券” 還是別再提了吧

http://www.CRNTT.com   2010-03-12 11:39:52  


 
  再看實踐,“教育券”制度登陸中國的第一站——浙江長興,後來有何下文?中國青年報記者從當地官方獲悉:“因義務教育階段全免費,教育券已不再發放。”——弗里德曼當初提出教育券設想,恰恰針對的就是美國免費義務教育由政府包辦的弊端。某種程度上,就是為治療義務教育這個病,才研製出來這麼一種藥。為什麼今天反倒因為患上這個病了,卻認為自己沒有再服這個藥的必要了呢?

  因為長興當初真正試驗的教育券,雖然名字確實叫這個可愛的名字,但實際上卻根本就不是其學界熱情追捧者心目中的那個東東。弗里德曼設計教育券的初衷,只是為了提高效率,長興搞的卻是公平優先;弗里德曼設想的運行模式是“先發後選,官隨民選”;長興教育券卻是“先選後發,民隨官選”;弗里德曼設想的教育券是激勵家長去選好學校;長興教育券卻是激勵家長去選弱勢學校。弗里德曼生前如果知道他的教育券理論被中國人實踐成了這個樣子,九旬老漢恐怕也會抓狂的吧?

  其實,雖然教育券設想提出55年來,在理論界一直熱度不減,但即使在其發源地美國,也一直沒能推廣開,至今只有幾個小城市在零散地試驗,而且其試驗的路徑也與弗里德曼的初衷大有距離。如最早(1990年秋開始)試驗的威斯康星州密爾沃基市,教育券計劃的申請者絕大部分是非洲裔美國人;1996年秋天俄亥俄州也開始針對貧民學校實施教育券計劃。這種被社會學家加了料的、只發給窮人孩子的“排富性教育券”,為周其仁教授所堅決拒斥——我猜,當他撰文熱情誇贊密爾沃基的教育券試驗的時候,並不知道密爾沃基試驗的正是他所反對的這種排富濟貧的“偽券”。

  弗里德曼一生,曾經有過幾次類似的“邏輯冒險”。為了把政府干預的危險極小化,把市場的作用極大化,他提出過幹脆取消美聯儲,提出過取消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相比之下,發放教育券不算是最脫離實際的建議。作為純粹的理論思辨成果,它們的價值是一流的,甚至是偉大的。其作為對於社會實踐的警醒,譬如教育券設想對於政府辦教育之無可避免的低效率的警醒,也將一直具有積極意義。但是,直接“拿來”制定改革方略?——還是別那麼書生了吧!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