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教育經費占到4%為何那麼難?

http://www.CRNTT.com   2010-03-09 09:10:45  


由于室外比教室裏暖和,山西省臨汾市仁彰村小學的高年級學生在院子裏參加考試。
  中評社北京3月9日訊/雖然國家早就提出了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教育,但實際上,最苦的還是教育,看看貧困山區的學校,就知道教育有多苦。《南方人物周刊》3月1日刊載該刊記者對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的訪談文章,通過教育經費要占到GDP的4%這個數字,來看中國整個教育背後的問題;中國的教育投入水平很低,就是達到了4%,在全世界範圍來說也是低水準。內容如下:

  “上學難”、“看病難”、“住房難”,已成為中國社會的“新三座大山”。近日,教育部再提教育經費要占到GDP的4%,舊石依然激起千層浪。

  為什麼4%那麼難實現?政府應該怎樣做?為此,本刊採訪了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通過4%的數字,來看中國整個教育背後的問題所在。

  1 現在中國教育投入的狀况如何?

  熊丙奇:2008年,教育部公布全國財政性教育投入要占GDP的3.48%,這已是1993年以來我國教育投入水平最高的一次,但實際上,這離1993年頒布的《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綱要》規定的4%還相差0.52%。所以中國的教育投入首先是沒達到法定比例,其次,就是達到了4%,在全世界範圍來說也是低水準。

  2 為什麼?

  熊丙奇:從世界水平來看,發達國家是達到了5%左右,欠發達國家的比例是4.1%,也就是說中國的教育投入水平,還低於欠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因此我們呼籲在2020年能達到5%左右。

  3 為什麼說要到5%?

  熊丙奇:2008年我國實現了義務教育全免費,但即使如此,我國的義務教育對於家庭和學生的負擔還是很重。目前我國高等教育規模是世界第一,達到了2907萬。高等教育仍然需要政府大量投入。

  4 十多年了,國家還沒實現4%的目標,很難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