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南大的“教授治校”是“望梅止渴”?

http://www.CRNTT.com   2010-10-25 09:59:00  


 
中國高校行政化、權力至上傳統根深蒂固
 
  高校與政府存在錯綜複雜的關係  

  對於今天社會裡的每一種理想,我們本應給予足夠的理解與尊重,但是理想的達成卻無法脫離現實,既然朱校長以30年作為教育體制改革的期限,他必然會認為現在已經顯現出某種改革的契機,比如深圳市政府對他的各種優惠條件乃至特權,還有他作為前中國科大校長所積累的教育界的各路人脈資源。不過,上述種種其實都無法疏通今日教育體制改革的關鍵通道,那就是高校與政府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
 
  教授屈從行政官僚已經被體制化  

  朱校長認為“政教”之間最大的矛盾是高校行政化,初看似乎有其道理,畢竟只要身處高校,就會感受到教授地位之低下與行政官僚之“頤指氣使”,教授沒有權力,自然談不上從教育的角度去治理學校,而官僚管理行政事務,根本目標要麼是效率,要麼是維穩,讓官僚來統管教育,顯然會在很多方面背離教育的一些基本邏輯,比如教育講的是“百年樹人”,官僚要麼想的是“死水微瀾”,要麼就想的是政績立竿見影,一步登天。
 
  官員教授,教授官員,都不務正業  

  要在高校行政化的改革上發力,那麼首先就要區分官僚和教授的身份,不過這些年高校內部也發生了相當複雜的變化,比如誰是行政官僚,誰是學者教授,往往已經很難涇渭分明,專業學者往往被抽調去從事行政,而政工出身的官僚,則也往往能混跡為教授博導,大家都在伏地走,焉能辨他是教授,還是官僚?就算是學者出身,一入行政深似海,往往幾年不到,要麼不堪忍受,回歸專業,要麼就和光同塵,沾染了一身官僚習氣,從此徹底為“官”,不再為“師”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