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南大的“教授治校”是“望梅止渴”?

http://www.CRNTT.com   2010-10-25 09:59:00  


 
  觀察

  教育改革沒有理想國

  南方科技大學雖然至今沒有得到批復,但因其傳聞中獨立的治校模式,早已廣受關注。對於這所籌備中的高校,無論是深圳市還是教育部官員,都曾表示關切寄予教育去行政化的厚望。不過,行政主導官場習氣濃厚的教育積弊,不是說改就能改。信誓旦旦要去行政化的南方科大,至今未能獲得批准就是明證。

  不僅如此,透過《人民日報》的報道,我們還看到,校舍維修、買台電腦都要一兩個月,程序之繁瑣效率之低下令人瞠目結舌。可見,在整個教育系統的運作形式沒有發生變化之前,官僚化和行政化還是牢牢主導著教育系統的運作。因此,如果不能解決以上問題,南方科大的美好目標就很難實現。

  所幸,教育、科研、學術之於一國的重要意義,高層明了於心。積弊日深的中國高校,讓高層也坐不住,對新教改的重視被上升到了國家層面。但光有期待是不夠的,更需要有行動。對新教改的真正推動和支持,不在於停留於紙面,而在於真正破除窠臼,譬如實實在在支持南方科大獨立辦學的方針。

  試圖踐行獨立治學的南方科大,迥異於其他高校之處在於,從沒有出生那刻起就希望去行政化、實現教授治校。這必然會遭受很大阻力,因此,如果南方科大真的被各界寄予改革厚望,就應當最大程度支持。事實上,南方科大籌辦過程遭遇的行政化窠臼,至少給公眾以警示,教育改革沒有理想國,改革注定是異常艱難的,腳踏實地奮力前行需要耐心。

  評判

  阻力大小看誠意

  知情人介紹,南方科大在招生改革、院系設置、教研模式等所有領域都遇到了行政審批的困難。“去行政化”要依靠行政審批的方式來完成,本身就是一個悖論,遇到一些現實中的困難本就應該在預期之中。筆者想問的是,既然為“實驗田”為何不給實驗資本和條件呢?

  實驗田需要的不光是正常種植業所需的種子、陽光、水價和肥料,需要的不光是“風調雨順”式的靠天吃飯,而是必須要有政策的傾斜。否則,《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到的“逐步取消實際存在的行政級別和行政化管理模式”,就會變成一個“明日複明日”式的命題。相關教育部門的改革誠意,也會在這種拖沓中,變得荒涼無比。

  要南方科大這塊“實驗田”不走尋常路,具體來說,其行政審批就應該像當年特區的建立那樣突破掉所有的條條框框。只要硬件設施建設到位,該招生就要招生,該開學就要開學;只要師資力量到位,博士點、一級學科、國家課題都不應該吝惜……“試驗田”本來就是要允許錯誤發生和存在的,半點資源都不給,拿什麼讓朱清時來搞實驗和犯錯誤,拿什麼說朱清時會成為“蔡元培第二”?

  南方科大的阻力說大也大,說小也小,就看行政權力是否有勇於踐行“去行政化”的膽識、魄力和誠意。如果有這個膽識、魄力和誠意,則再大的困難都不會成為困難;如果沒有,則再小的審批都可能成為南方科大成長路上的攔路虎。(王傳濤)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