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南大的“教授治校”是“望梅止渴”?

http://www.CRNTT.com   2010-10-25 09:59:00  


 
  建議

  內外“官味”一起去

  大學盡早去除官味,雖然已成有識之士的共識,但囿於這項工作包含了“內外”兩方面的涵義,一直推進遲緩。其一是,學校內部去除管理過程中的行政化,使管理者真正成為教師的服務者,無官一身輕;二是政府部門對大學的行政化管理模式。一縱一橫,附著其身的官味必須一塊兒蕩滌,若只縱不橫,最終收效堪憂。

  橫向的去行政化當然比縱向的去行政化更難。天津大學校長龔克就曾公開坦言,目前社會上有一個非常清楚的官僚體系,高校裡若沒有明確官級,就不知道該和誰對話,找不到省裡的領導,甚至連廳局長都可能不願見無官級的教授,令很多事情難辦。一句話,要淡化大學“官味”需從淡化整個社會的“官本位”餘毒開始,必須先從社會的“橫向切面”著手去行政化,之後才能從大學內部的教育的管理核心層抓起,讓“教育家、教授”成為無冕之王、學術之師。

  如果功利化思維不淡化,監管大學的各級政府部門仍抓行政權力不鬆手,高校內部的去行政化就會是單兵突進,而“大學精神”最終也是無源之水。所以,要除大學“官味”,需從教育管理核心層抓起,盡快從校園拔出家長意味甚濃的“利益之腿”。其一,痛下決心,改變用政治家的眼光去審視校園的固化思維,盡快讓高校獨立創新起來;其二,下決心消除行政職級設置體系,教授就是教授,後勤管理就是教師的服務員,校長只是責任和級別高一級的服務員而已;其三,果斷試水改革甚至取消校長委任制,啟動教師直選校長和教授治校的先進體系等。(周明華)

  ■追問

  “籌”到何時

  曾幾何時,深圳成為全中國有志者的“夢想劇場”,不少人在那裡尋找和自己的夢想真正擁抱,進而實現了人生價值。朱清時院士去那裡領銜創辦沒有行政級別的南方科技大學,這所孕育中的大學早已不是他個人的夢想,而是中華民族當代高等教育事業的夢想。

  現實竟然如此無情,懷胎三載半的南方科技大學,迄今沒有領到營業執照,一個“籌”字,在朱清時院士眼裡,顯然是個大大的“愁”字。時不我待,再愁幾載,第一屆校長都該卸任了,自己還無法從大學夢境中走出來,烈士暮年,壯心奈何的感慨,恐怕只有當事人最清楚。(劉海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