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台退役中將:軍事互信機制議題走向

http://www.CRNTT.com   2011-01-25 00:18:50  


 
  兩岸軍事互信機制建立的戰略環境

  馬“總統”認為,過去台灣內部人士“受內戰與冷戰影響”或“被悲情束縛,希望不計一切改變現狀”,導致破壞台灣社會和諧與製造國際緊張;這是馬政府面臨地緣戰略上,軍事及政治的挑戰。此番話的意涵,即道出兩岸關係的發展,受到“國共內戰的歷史情結”;“地緣戰略的權力架構”;“台灣獨立的意識形態”;三個重要因素的影響。我們必須理解,這三個因素存在著錯綜複雜的互動關係,且常受時空環境的變異,而互有消長。由於台灣在主觀力量上,處於劣勢,故在地緣戰略上,受到強權權力的支配,任何戰略行為,亦脫離不了外在戰略環境的約制。

  一、國共內戰歷史情結的終結

  從國共關係的歷史發展,認為兩岸的衝突,端在國共內戰的延續,這種看法,甚易理解。在衝突形式中,國共內戰的歷史情結,應屬新自由主義所謂的“政治體制之認同”。簡單的說,即“三民主義”對抗“共產主義”。但在國共內戰期間,這兩種政治體制,根本未在政治現實中出現,故仍屬一種意識形態之爭。但這些歷史,隨著歲月的消逝,“本土意識”的興起,在兩岸關係發展上已逐漸淡化。

  2005年4月連戰主席率團訪問大陸,與胡總書記在北京舉行會談,會後發佈共同新聞公報稱,兩黨承諾,共同促進包括“終止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等工作,建構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的架構,包括建立軍事互信機制,避免兩岸軍事衝突。此一宣示,代表了國共兩黨的再次合作,象徵國共內戰歷史情結的終結。又因,我“動員戡亂時期”的片面宣佈終止,對我而言在法理上,已沒有國共內戰的存在;而近期兩岸的經濟、文化方面的交流,對台灣社會已難感受到國共內戰持續的氛圍。

  二、台海地緣戰略權力因素的改變

  台海地緣戰略形勢,係屬西太平洋地緣戰略權力架構的一支,這種權力架構,亦即二戰後東西方的冷戰形勢。係美國為防杜共黨勢力的擴張,對於國際秩序上的設計,並在此重構的政治體系上,展現出霸權支配的痕跡。此架構經韓戰及“八二三台海戰役”逐漸定型,並使兩岸分屬不同陣營,確立兩岸半世紀以來的對抗形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