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為家鄉立人:李英強和他的鄉村圖書館

http://www.CRNTT.com   2011-11-17 14:23:47  


 
  5年前一個冬日,李英強到河南農村出差。一個個村莊從火車窗外掠過,許多顯得凋敝。農村出身的他,便與同行友人談論起農村的話題。他們聊到農村的衰敗,聊到農民精神世界的荒蕪,聊到“每個人的家鄉都在淪陷”的同題系列文章。

  其時,李英強剛剛拿到碩士學位證書,在北京一家非政府組織工作,關注著中國的現代化進程,以及在這個過程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

  《每個人的家鄉都在淪陷》最初為四川一位學者所寫,在文章中他以自己所在的中學為切入點,引申到他對整個社會的擔憂。作者在文中強調:“一種向下的力量開始登場,從而抑制住了原本隨著時代而高漲的向上的力量。”

  文章引起不少人的共鳴。此後,一些人開始寫同題目文章,描寫及反思自己家鄉的“淪陷”。

  “我幾乎看過所有寫家鄉淪陷的文章。每個人的家鄉都在淪陷,我們不能做點什麼嗎?”李英強說。

  家鄉對他來說,是一個親近而又遙遠的地方。自1997年離開農村老家,到外地上大學後,他就一直在城市生活。每次回到老家,他停留的時間也不會太長。

  即便是短暫的逗留,家鄉的凋敝也給他留下深刻印象。那位四川學者在文章中寫道:“我的家鄉今天充滿了……終日消耗在麻將里的人群,以及在教育者綁架之下被迫造假的孩子們。”這樣的景象,也在蘄春縣出現,也在青石鎮出現。

  李英強讀中學時,這個叫青石鎮的地方,還有幾家“有追求”的小書店,而國營的新華書店,也會賣一些“打開世界大門”的圖書。

  如今,那些小書店不見了。那個不太大的新華書店雖然仍在這個鎮子上營業,不過裡面的書已經與以前有“質的不同”。在昏暗的空間里,破舊的書架上橫七竪八地擺著一些教輔材料、科技書籍等。鎮上的高中畢業生蔡小海大呼:“這些書都過時了,有誰會買?”

  小鎮上還有幾家網吧。每次回到家鄉,李英強總能發現,一些戴著紅領巾或穿著校服的孩子,出現在煙霧繚繞的網吧中,玩著各種各樣的遊戲。一些遊戲中,甚至還出現色情的畫面。

  上高中後,李英強來到縣城。當時縣城的人文氛圍,讓他充滿激情和想象力。那時,縣城的電影院會放映一些不錯的影片,他在那裡看到過科幻大片《未來水世界》。而現今,電影院依舊在,只是已經變成了歌舞廳。

  那些他曾買到過《穆斯林的葬禮》、《白鹿原》以及《簡愛》、《悲慘世界》的書店,早已不複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租書店。在這些租書店中,他總能看到一些學生在翻閱穿越、盜墓或者“有點色”的言情類書籍。

  “經濟的繁榮,並沒有給農村帶來精神世界的充實。”李英強說,“家鄉的淪陷包括很多方面,最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淪陷。”

  那次旅程快到目的地時,李英強嚴肅地對友人說,自己想回到家鄉,為鄉民建一所圖書館。因為“一個好的圖書館,相當於一所大學”。

  “我不能逃離,也無處可逃。我是農村考出來的,我必須回到農村去。”他對友人說。

  友人一聽,當即點頭稱讚,並鼓勵他放手去做。

  此後不久,李英強就開始籌劃第一家鄉村圖書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