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為家鄉立人:李英強和他的鄉村圖書館

http://www.CRNTT.com   2011-11-17 14:23:47  


 
一個讀者,就是一棵蘋果樹

  11月上旬一個星期天的晚上,李英強坐了近一個小時的公交車,從蘄春縣城的黃侃圖書館分館回到青石鎮。

  圖書館里空蕩蕩的,一片寂靜。他一進門就興高采烈地對在場的志願者說:“今天很有收獲,有一個女生看了一下午書。”

  大家面面相覷,隨後哈哈大笑。李英強也跟著笑起來。有志願者說,自己也培養了幾名讀者,也應該高興。

  “培養讀者很難。只要我們堅持,相信會有不少人來讀書的。馬丁.路德曾說過:即使明天就是世界末日,我也會選擇在今天出門,種下一棵蘋果樹。”李英強開始給大家打氣。

  縣城的圖書館開了有一陣子了。前幾個星期,幾乎無人問津。即便如此,他們也堅持在休息日開門。

  吃過晚飯後,李英強照例躲進房間,通過網絡和外界聯繫。他得募集更多的錢,還得招聘更多的志願者。同時,他還要一遍一遍地傳播他的理念。立人圖書館越建越多,錢和人成為李英強頭痛的事情。

  他曾寫道:“林中兩條路,我們選擇了人煙稀少的小徑。不被社會時髦的潮流裹挾,不被已知未知的困難嚇倒,我們選擇,我們承擔,我們熱愛,我們享受。”

  其他志願者也各行其是。一部分到一樓,等待著讀者的到來,另外兩人則在二樓忙活。二樓準備再辦一個閱覽室,書架的材料已經買來了,志願者們得自己組裝。

  來這裡的志願者,每個人都懷揣著一分理想。

  一名志願者,在回答“我為什麼來立人”的問題時寫道:“我只希望這些十三四歲的孩子能多看一些書、開闊眼界、長長見識;只希望在他們畢業後、踏入社會前,思維裡面不出現或少出現外出打工是他們唯一的選擇;只希望10年後他們在對自己的孩子講起美麗的校園的時候,不要說那是‘豬圈’。”

  志願者王一夏,碩士研究生沒讀完,就申請到立人圖書館工作。她的理由很簡單,只為做一份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志願者尹虹,剛剛辦完離職手續,在廣州,她的月薪是3萬元。志願者阿良,原為一家飛機製造廠的工作人員,收入也不菲。還有志願者三炮、小張、小婷、阿飛、小樹等,每個人身上都有故事。

  志願者的這些行為,也常常感動著李英強。他將這個團隊的生活,看作是“生活在真實之中的生活”,是一種“‘在人間’的生活”。在這種生活中,“信任、友誼和愛,充盈其間”。

  青石鎮人依舊在按自己的節奏生活,一些人出門打工,一些人沒事打打麻將,一些人喝酒作樂,還有一些人鑽進網吧……白天的公路上依舊一片繁忙,依舊有豬在亂竄。圖書館對面那些閑聊的村民,始終沒有走進過圖書館。

  有志願者著急,“恨不得把他們一個個拉進來”。但李英強總說:“改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圖書館在這個地方存在,就是意義。”

  只要他有空,還是會坐在門前的台階上,抱著孩子曬太陽。

  小女兒不知為何笑了,李英強也被帶笑了。他把女兒舉到面前,用額頭碰碰她的額頭。

  (作者:中國青年報記者 郭建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