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人民日報:改革有風險 不改革黨有危險

http://www.CRNTT.com   2012-02-23 10:35:38  


 
  在改革進程中,可怕的不是反對聲音的出現,而是一出現不同聲音,改革就戛然而止。現實中,或是囿於既得利益的阻力,或是擔心不可掌控的風險,或是陷入“不穩定幻象”,在一些人那里,改革的“漸進”逐漸退化為“不進”,“積極穩妥”往往變成了“穩妥”有餘而“積極”不足。這些年來,一些地方改革久議不決,一些部門改革決而難行,一些領域改革行而難破,莫不與此有關。

  然而,“改革有風險,但不改革黨就會有危險”。縱觀世界一些大黨大國的衰落,一個根本原因就是只有修修補補的機巧,沒有大刀闊斧的魄力,最終因改革停滯而走入死胡同。對於當前各地各部門千頭萬緒的改革來說,面對“躲不開、繞不過”的體制機制障礙,如果怕這怕那、趑趄不前,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消極態度,甚至將問題矛盾擊鼓傳花,固然可以求得一時輕鬆、周全某些利益,但只能把問題拖延成歷史問題,讓危機跑在了改革前面,最終引發更多矛盾、釀成更大危機,甚至落入所謂“轉型期陷阱”。

  小平同志在20多年前就曾告誡:“不要怕冒一點風險。我們已經形成了一種能力,承擔風險的能力”,“改革開放越前進,承擔和抵抗風險的能力就越強。我們處理問題,要完全沒有風險不可能,冒點風險不怕”。事實上,從改革開放之初的崩潰邊緣,到南方談話前的歷史徘徊,我們黨正是著眼於國家和人民的未來,以“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改革精神,敢於抓住主要矛盾、勇於直面風險考驗,才能化危為機,推動改革開放巨輪劈波斬浪,讓中國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寧要微詞,不要危機;寧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機。一個長期執政的大黨,尤其要時刻警惕短期行為損害執政根基,防止局部利益左右發展方向,力避消極懈怠延誤改革時機,所思所慮不獨是當前社會的發展穩定,更有黨和國家事業的長治久安。面對全新的改革歷史方位,當以“不畏浮雲遮望眼”的寬廣視野,以無私無畏的責任擔當,按照胡錦濤總書記所要求的,“不失時機地推進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繼續推進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改革創新”。如此,我們就一定能把風險化解在當下,讓發展乘勢而上,為黨和國家贏得一個光明的未來。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