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藍綠學者專家對強化互信看法分歧頗大

http://www.CRNTT.com   2012-08-07 08:44:59  


  中評社北京8月7日訊/澳門新華澳報今天登載評論員富權的文章“藍綠學者專家對強化互信看法分歧頗大”,內容如下: 

  談到要強化互信,當然是“一個巴掌打不響”,必須兩岸都要有此意願。因此,出席“第二十一屆海峽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的台灣學者專家的觀點,也就更有“看頭”。不過,由於台灣是一個意見多元社會,尤其是意識形態分為藍綠兩大塊,而同一陣營內的觀點又未必是一致,因而對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中如何強化互信,夯實基礎,也就呈現“百家爭鳴”狀態。

  比如,通常被視為“深藍”的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教授楊開煌就直截了當地指出,《台北在兩岸關係“深水區”應有新思維》。他指出,兩岸關係已經進入了“深水區”,這意味著兩岸關係進入比較不易推動的階段,在兩岸關係正值脆弱和平的時期,深水區也可以視為危險階段,除了兩岸關係已經由易入難,由簡而繁,由利而名的困難之外,也因為區域格局正在出現變化,各國領導人也有變化而可能出現政策調整,從而增強了許多難以捉摸的變量。而在兩岸關係中台灣又是屬於小的一方,是以馬政府在面對當前的兩岸關係時,尤其應該把握當下的機會,開拓溝通渠道,厚植互信的誠意,才能在既有的基礎上,增強自己的應變、制變的能力。其一是必須展現推動兩岸和平的誠信和誠意,其二是在兩岸關係的發展中,必須建構自己的統戰策略,其三是重新策劃台北在兩岸關係對華盛頓和北京的戰術作為。

  為此,楊開煌對馬英九頗多埋怨。他指出馬政府對“兩岸‘認同’與‘互信’研討會”的態度,一再以新理由要求重議兩岸投保協議協商,就實非誠信做法。馬英九必須意識到這些作為,正在快速消耗北京對他個人的“誠信”,和馬政府的“誠意”。一旦北京不再相信馬英九的“誠信”,則北京在兩岸關係上肯定會有他策,加以因應。台北必須在兩岸事務中“重誠信,啟統戰,勇作為”,才能在兩岸關係的深水區謀出路,從而在區域安全中有角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