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評:中國和平崛起語境下四大戰略誤區

http://www.CRNTT.com   2012-10-20 00:31:35  


 
  第四,最致命的是,經濟發展了,人們的鬥爭意志可能消沉了。過去中國一窮二白,“光腳的不怕穿鞋的”,敢想敢做、敢打敢拼。但經濟發展後,中國可能因為“穿上了鞋”而瞻前顧後。特別是中國人歷來“小富即安”的思想很深,一些人生活富足安穩了,對於國家主權、領土完整等核心利益問題和國家安危,往往表現出驚人的麻木不仁和國家意識淡漠。比如,認為中國地大物博,少了哪塊地方又有什麼關係;為了某些不毛之地而去打仗死人不值得等等。凡此種種,反映出我們國人在國家富裕之後,國家意識淡化了,民族精神荒蕪了。實際上,中國屈辱的近代歷史清楚昭示,國家富而不強,只能是別人覬覦侵略和瓜分的對象。擁有財富,但沒有保護財富的能力與手段,那將是國家悲慘的起點。國人有疆無防,缺乏國土意識和國防觀念,將是中國真正令人擔憂的地方。

  第五,有人也許說,我們革命鬥爭意志堅強,即使國家富強了,我們仍然敢打敢鬥,絕不畏首畏尾、首鼠兩端。只要國家發展了,有了財力和精力再發展軍隊,再重整山河。這些人言之鑿鑿,但他們要明白,軍隊和軍力的發展是循序漸進的,有其自身的規律,部隊的戰鬥力是需要培育和訓練的,軍事裝備也是需要預研的。單就軍事裝備而言,一項裝備從預研到立項,再到反復試驗、定型和列裝至少需要5—10年的時間,有的甚至更長。而要想軍隊關鍵時候拿得出、用得上,國防和軍隊建設就不能被經濟建設落得太遠,而是要提前籌劃,與經濟建設同步展開、配套建設。

  可以說,中國因發展而不斷強大,但是安全問題不會因發展而消失,更可能會增多。即使像美國這樣世界公認的唯一超級大國,其國力和軍力不可謂不強大,但仍然面臨諸多安全難題。因此,安全問題不是一俟國家發展就能解決的。

  誤區二:中國和平崛起要靠對話、協商與合作,而非衝突、對抗與鬥爭

  許多人認為,中國要實現和平崛起就必須靠對話、協商與合作,而如果我們面對衝突採用對抗和鬥爭的手段,那麼我們的“和平崛起”就不攻自破了。事實上,世界上總是充滿矛盾的,而有矛盾就有鬥爭。中國作為十億級人口國家的崛起,必然給現有國際體系和格局帶來巨大衝擊,引起西方乃至周邊國家的疑慮和不安。對此,我們強調要通過協商與對話來消除誤解,通過合作來推動共同發展,但是面對咄咄逼人的對手,我們也要進行必要的針鋒相對鬥爭,甚至要拉開進行對抗的架勢,以矯枉過正的方式促壓對話和匡正合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