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拜雜誌教”折射出中國科研評價弊病

http://www.CRNTT.com   2013-12-24 12:19:11  


  中評社北京12月24日訊/國內曾有高校拿出每篇百萬元的重獎,獎勵在三大刊CNS(Cell、Nature、和Science三大頂級科學雜誌簡寫為CNS)上發表論文的作者。然而,也有不少科研工作者對三大刊頗有微詞,有人質問“CNS論文是衡量頂尖人才的唯一標準嗎?”有人告誡“千萬不可崇拜CNS”,還有人則警示“一味追求CNS論文可能會毀掉中國的科研”,北京大學教授饒毅則把重獎CNS論文稱為“拜雜誌教”。

  此間中國青年報日前登載文章《“拜雜誌教”折射出中國科研評價弊病》:

  不可否認,即使是垃圾,那也是貼了CNS標簽的高檔垃圾。”這受到謝克曼的批判,他認為這樣的激勵制度是一種賄賂。饒毅則把重獎CNS論文稱為拜雜誌教。但認為給這些發現提供獎賞沒什麼不妥,雖然它也可能給學術不端行為提供激勵。

  “不可否認,即使是垃圾,那也是貼了CNS標簽的高檔垃圾。”華中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副教授朱猛進這樣感慨三大刊的影響力。

  他在博客中寫道:“在生理學中,CNS是中樞神經系統的英文縮寫,我認為將Cell(細胞)、Nature(自然)和Science(科學)三大頂級科學雜誌簡寫為CNS,可以恰如其分地體現三大雜誌在熱點問題上所發揮的如中樞神經系統般的引領作用。”

  30歲就被清華大學聘為醫學院教授的顔寧博士也提供了例證。2009年11月,他們團隊的論文發在了《自然》的子刊《結構與分子生物學》上。三天後,《自然》也發了一篇內容基本相同的論文。結果,他們的論文僅被引用45次,晚三天發表的那篇論文引用次數達69次。

  顔寧表示:“這裡面絕不是發表時間的區別,也不是論文本身質量的區別,僅僅是期刊的區別!”

  國內曾有高校拿出每篇百萬元的重獎,獎勵在三大刊上發表論文的作者。校長則在全校大會上表示,論文發到《科學》上,是學校“零的突破”。

  然而,也有不少科研工作者對三大刊頗有微詞,有人質問“CNS論文是衡量頂尖人才的唯一標準嗎?”有人告誡“千萬不可崇拜CNS”,還有人則警示“一味追求CNS論文可能會毀掉中國的科研”。

  國內科研界到底該如何看待CNS?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