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私塾為何成為另一種應試教育?

http://www.CRNTT.com   2014-09-10 14:21:31  


 
唵嘛呢叭咪吽

  “就像六字真言,不能因為你念了沒用,就怪罪菩薩。”

  2013年底的時候,凌龍的學堂還只有兩個學生。到了今年夏天,他的學生就有了十多個。其中七八個都來自張中和的學堂。

  凌龍曾經是張中和學堂的讀經老師,2012年,他開辦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凌龍學堂。

  在梧桐山,發生的第一場變革是放假。“原來學堂不放假,沒有暑假,也沒有周末,一個月半個月放一次。”不放假的原因,一是防止學生受到家庭、社會的“污染”,二是害怕學生放假了就不來了。

  這種精神上的緊張情緒在梧桐山貫穿多年,無論學生還是老師,都被這種馬拉松式的“無休狀態”折磨。

  “我的學堂從一開始就要過周末,學生和老師都要休息。”凌龍今年35歲,他曾經是一名健身教練,現在不介意做出改變。

  “很多學堂是被理念困住了”。

  2012年,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傳入了梧桐山,針對讀經多年還不認字的情況,要教私塾的孩子先認字,再讀經。這在私塾的堂主們之間引發了激烈的爭論。

  一位倡導先認字的堂主走在路上,就被其他堂主質問,“王財貴老師說了不用先認字,你怎麼能這麼做呢?”

  變化發生在2013年,隨著危機的到來,許多私塾迫於壓力,開始反思,尋求改變。

  原先,私塾教育與體制內教育完全切割,現在,為了照顧那些讀完幾年私塾還要回歸學校的學生,許多私塾開了數學課。“原來宣傳,讀經的孩子,一個月就能學完小學六年的數學,那是假的。”

  每天讀經七八個小時的私塾,也在減少,有的私塾一天只讀一個小時了,剩下的時間,都花在了學習才藝和體育鍛煉上。

  但也有一些私塾變得愈發堅定,“我以後只招願意跟我讀十年的學生。”張中和說,現在的變革是一種妥協和退步。

  “大量讀經是有用的,不能因為你沒做到,就怪罪這個方法。”張中和2013年入了道籍,他有了新的比喻,“就像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不能因為你念了沒用,就怪罪菩薩。”

  凌龍想的,則是要留住依然相信私塾的家長。他說曾經有一個慷慨的家長,被堂主們戲稱為陳員外,2012年瘋傳世界末日時,還特意為梧桐山的私塾囤了兩百噸大米。

  “但現在他也灰心了。”凌龍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