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中評智庫:恢復和重構台灣民眾正確國家認同

http://www.CRNTT.com   2022-12-25 00:05:48  


 
  (一)共同的地理空間

  1.5萬年以前的遠古時期,東海海面比現在低130米,因此台灣與福建是彼此接壤的,屬於中國陸地。後因地質沉降和海平面上升,接壤部分被海水淹沒成為台灣海峽,台灣於是與祖國大陸隔海相望。從地質構造而言,台灣省不僅是中國東海大陸架的有機構成部分,其地質成分也與福建、浙江兩省的酸性火成岩體完全相同,這正是建構台灣民眾對於祖國大陸國家認同的天然地理基礎。

  (二)共同的血脈宗親

  台灣早期居民來自祖國大陸。1971年和1974年,考古學家先後兩次在台南縣左鎮鄉發現了台灣地區最早的人類化石,因在左鎮發現故命名為“左鎮人”。考古表明,“左鎮人”大約在3萬年前從福建遷徙到台灣,與福建考古發現的“清流人”、“東山人”同屬中國舊石器時代南部地區的晚期智人,二者有著共同的起源,都繼承了中國直立人的一些特性〔5〕。

  台灣總人口2300萬,其中漢族占比98%。台灣漢族早在唐代就有遷徙記錄,但主要還是明清時期通過5次人口大遷徙,主要是從福建、廣東地區移居到台灣的。在台灣少數民族占比不到2%,約50萬人左右。以高山族為代表的少數民族則是台灣早期住民的後人,其祖先同樣來自祖國大陸。由此可見,台灣同胞和大陸民眾可謂是同文同種,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骨肉兄弟。

  (三)共同的歷史記憶

  自三國時期向台灣出兵以來,宋代後,歷代中央政府先後在台灣設立行政機構。由於北方強敵環伺,南宋時期中央政府高度重視海軍建設和海上貿易,公元12世紀中葉,南宋決定在澎湖地區駐兵,同時決定將澎湖劃歸福建泉州晉江縣管轄。元明時期,均設立澎湖巡檢司,其主要職責就是負責海上巡邏、追查罪犯,以及督辦鹽課事宜。公元1662年,收復台灣之後,鄭成功在台設立“兩府一縣”,即承天府和天興縣、萬年縣。清康熙二十二年,即公元1683年,清政府舉兵攻克台灣,中國再度實現大一統的政治格局。次年,清政府在台設“分巡台兵備道”及“台灣府”,下設“台灣”(今台南)、“風山”(今高雄)、“諸絡”(今嘉義)三縣,行政上隸屬福建管轄。清光緒十一年,即公元1885年,考慮到台灣在維護東南海域的特殊地位,清政府正式劃台灣為單一行省,並任命劉銘傳為台灣首任巡撫。劉銘傳任內修鐵路,開礦山,架電線,造商輪,興辦企業,創設新式學堂,極大推進了台灣經濟社會文化的發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