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4大問題帶你讀懂“三公”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22 08:13:46  


 
  最“出其不意”的是國家統計局、審計署的“三公”賬本。許多部委對公車費用大都採取“主要用於機要交換、市內因公出行等所需公務用車燃料費、維修費、過橋過路費、保險費等支出”一句話概括,而這兩家的報告則與眾不同。

  國家統計局公布了各類車輛存量2462輛(包括因各種原因停駛的車輛)。而審計署報告詳細說明:“一是車輛購置支出115萬元。按國家規定的汽車配備使用標準,全年更新購置轎車兩輛(每輛25萬元)、小型客車1輛(每輛27萬元)、越野車1輛(每輛38萬元)。”

  “二是車輛運行維護支出。2010年,審計署及18個駐地方特派員辦事處的公務車輛編制數和實有數均為206輛,全年車輛運行費1114.65萬元,平均每輛車運行維護費5.41萬元。較之往年,單車運行維護成本有所上升,主要原因:一是2010年油價持續上漲,燃油費成本增加;二是現有車輛使用時間長,車輛油耗大,維修成本偏高;三是審計機關沒有配備業務用車,審計時,為解決省內或同城審計人員的交通問題,使用公務車接送審計人員。”

  在國家安全監管總局“三公經費”中,公務執法用車購置及運行費所占比例較大,這是為什麼?安監局對此有一段詳細解釋:“主要是由於車輛是最基本的監察執法工具,同時煤礦安全監察執法工作又有著必須‘下井監察、現場執法’的特殊性及‘臟、累、苦、險、差’的特點。全國103個煤礦安監機構承擔著多達上萬個礦井的監察執法職責,礦點多且多分散於山區,自然環境惡劣,距離遠、路況差,因此導致車輛油耗、過路過橋費和車輛大修費用等車輛運行維護費用相對較高。”

  與上面的部委相比,目前一些部門只公布“三公經費”數字,讓公眾無從判斷這些消費是否合規合理。

  14個中央部門(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務院扶貧辦、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科學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民政部、國家知識產權局、交通運輸部、紅十字總會、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殘聯、國務院辦公廳)對三公經費的支出做了簡單說明。

  而其他6個部門(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公室、中國民航局、國家林業局、中央黨校、中國工程院、國家郵政局)並未詳細解釋“三公經費”,只有一張表格和短短的注釋。

  最“天災人禍”的是,國家糧食局公布2010年因公出國(境)費212.88萬元,比2010年預算數增加13.04萬元,增加的主要原因是2010年參加國際會議和培訓團組增加,另外一個團組由於歐洲受火山灰原因,不能正常回國,經費超出了預算。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