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教師“非升即走”,畸變的優勝劣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7-31 12:02:59


  一面是學校不予續約,一面是學生聯名力挺,再一次讓公眾的目光聚焦到清華“非升即走”的人事制度上。

  50多封學生的聲援信,能否證明方艶華等的教學能力?而這種能力,又能否對衝其五年間在學術上的無所作為?凡此種種,想必無人能給出精確回答。此事中,更多的時候,人們只是基於對弱者的同情、對官僚化大學的反感,來進行自己的道德判斷。如今的局面裡,似乎大家都默認方艶華等老師理應獲得一紙聘書,而其理由則是“學生認可他們的課堂”。但這便足夠了嗎?對於講師的考評,從不是“買家點贊”那麼簡單。

  當然,教學成績斐然的教師,有理由獲得體面對待。固有的“非升即走”政策過於看重學術成果的數量,而忽視了日常授課的權重,顯然有失偏頗。很多人已在呼籲,建構一種理想型的人事考核方式,也即“兼顧教學和科研的比重,且以教學水平為優先考慮”。只是“教學質量”又該如何判斷呢?

  其實,以學術成果為優先考慮,幾乎是大學考核教師的通行範式。遺憾在於,受制於特殊國情,該制度頗有水土不服之態,一方面造成教學與科研的雙重注水,另一方面也導致大學功利化、短視化,忽視長遠的基礎研究和學科積澱,而樂於生產快餐式的學術產品。當講師們被逼迫著搶課題、爭經費、發論文,教學或科研都已背離了本意。

  今時今日,民間尤其讚賞那種對待本業的“安分守己”,而對所謂“教研雙優”的全能人才不再抱有幻想。有趣的現象是,民間極其現實、保守的態度,正愈發與校方的“高期待”背道而馳,後者仍沉浸在“教學、科研雙豐收”的想象中。於是,方艶華、閆浩們在學校看來不過是庸碌之輩,卻被學生視作難能可貴。

  追求教學、科研俱佳本是研究型大學對教師的底線要求而已,卻在此間被視作不切實際的奢念。究其原因,無非是因為我們做什麼都很業餘,既缺乏必要的教學質量維護體系,也缺乏嚴格認定學術成果的勇氣,最終僅在形式上維持著所謂“優勝劣汰”的人事制度而已。(來源:華商晨報 作者:然玉 本文略有删改)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