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剛剛對國民黨的評論比較沒有著重。事實上,這幾年來,也就是馬政府第二任期以來,台灣社會經濟面產生了很多問題,特別是民生問題層出不窮,都引起相當深刻的社會動員能量、批判能量。這在馬英九第二任期還沒有就職時就開始了,首先是油電雙漲開始的。選前還發生一個頂新毒油風暴,沖擊相當嚴重。這過程中間,馬政府在解決危機、處理問題上,破綻百出,問題重重,引起老百姓極端不信任。這些問題與這次選舉都密切相關。有關藍綠對比形勢的變項,主要涉及到個別領導人、個別執政者處理問題、解決危機的能力。2008年馬可以大勝,謝長廷可以狂輸200多萬票,而這一次民進黨大勝,國民黨大敗,這個翻轉跟個別的、當時階段的領導人執政能力、執政品質、執政績效密切相關。這一次選舉,我們除了看到馬政府執政績效受到強烈批判,即所謂的無能,等等之外,國民黨的競選手法也是荒謬盡出、疲態畢現,正如剛才說的,幾乎退回到三十年前傳統的、落伍的作法。也就是說,整個大趨勢原本就對國民黨不利,而國民黨具體的選舉手法,竟又呈現今夕是何夕的茫然與失焦,脫離現實、脫離社會。
第四,剛剛各位對於台北市柯文哲現象的解讀,看法不太一致。一般來講,柯基本盤是綠的,沒有綠營禮讓不提名的話,他要當選是不可能的。民進黨看到柯立足於民進黨又超越民進黨,可以打垮國民黨連勝文,因而不提名而支持柯,這是民進黨正確高明的戰略選擇。台北市作為台灣首善之區,柯的聲勢對全台灣藍綠競爭格局有輻射性影響,有助於拉抬全台灣民進黨的競選聲勢。
柯訴求打倒意識形態對立的高牆,是一個創舉。台灣不斷加劇的藍綠惡鬥和內耗,使不願直接參與政治的精英感覺到這是台灣未來發展的最大威脅。台北作為首善之區和知識程度平均水準最高的地方,柯以一種非典型的思維、非典型的方式,打出這個旗號,本身有一種建立新典範的作用,對高水準的台北市民極具吸引力。當然,這一套非典型形象和做法,突然之間要適用於全台灣藍綠兢爭格局,還不到時候,但趨勢的發展一定會有先行者;他這個非典型的、創造性的新典範,是台灣政治變遷的先驅,一定會有他的後續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