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警惕“幫忙資金”幫倒忙
http://www.CRNTT.com   2022-12-26 17:33:50


  中評社北京12月26日電/據中國經濟網報道,今年以來,權益市場表現整體欠佳,投資者低迷的情緒給新基金產品的發行造成了困難,也給老基金產品帶來了巨大的贖回壓力。在此背景下,基金市場再現“幫忙資金”的魅影。

  日前,一只踩著“及格綫”成立的混合型債券基金,在合同生效7天後就遭遇大額贖回,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從2億元的規模跌落成不到5000萬元的“迷你基金”,與之相伴的還有淨值和收益率的大幅波動。值得關注的是,根據合約,該基金C類基金份額不收取申購費,且對持續持有期超過7日的投資者不收取贖回費,大額資金“抓著”滿足“0申購費0贖回費”的時間點閃進閃退,引發市場投資者質疑。

  實際上,“幫忙資金”在基金業內并不是什麼新鮮事,一般是指基金公司通過自己的“路子”尋求外部資金申購旗下產品,用於幫助新基金產品達到成立的募集規模,或是幫助“迷你基金”產品“保殼”。

  在部分基金公司眼中,“幫忙資金”的確可以幫上忙。比如,在今年市場整體表現較弱的情況下,新基金發行募集較難,“幫忙資金”對於中小基金公司新發產品達到2億元最低規模的底綫可謂至關重要,一方面可以保證其有一定的收入,另一方面也能發揮出對基金市場的穩定作用。對於那些瀕臨“清盤”的“迷你基金”產品而言,“幫忙資金”更有雪中送炭之意,可以提升投資者對公司的信心。

  但“幫忙資金”真有那麼美好嗎?從上述案例來看,“幫忙資金”雖然為基金公司披上了一層保護膜,但一旦資金撤走,保護膜“破裂”,最後往往只會剩下一地雞毛。此類行為對市場平穩發展也會造成一定隱患。首先,“幫忙資金”造成了市場繁榮的假象,對投資者的投資判斷形成幹擾,涉嫌損害投資者的權益;其次,這類資金很難在單一產品上停留太長時間,開放贖回後便會離場,如此一來,不僅不利於基金經理的投資、建倉操作,對於基金穩定性也會造成嚴重影響,一些當初保成立的基金很可能會淪為“迷你基金”,最終仍難逃清盤的結局。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對於“幫忙資金”,基金公司不僅要想方設法對其減免申購贖回費,更要給資金的提供方一定的收益,而這些錢通常會來自於基金公司的運營資金。原本可以用於加強公司資產配置和投研能力建設的資金,卻被用到了請“資金外援”上,這本身就是對投資者的一種不負責任。

  由此看來,“幫忙資金”不僅幫不上大忙,還有可能幫了倒忙。基金公司與其費盡心思在引入“幫忙資金”上下功夫,還真不如把精力和時間放在強化自身的投研能力上,用真金白銀的回報提升投資者的信任度,到時自然不愁資金的流入。同時,監管部門也應該加強對於此類現象的監督管理,增大懲處力度,莫讓其影響到基金業的穩健發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