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陰霾中尋找彩虹 經濟危機和政局過渡中的南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5-29 22:35:28  


  作者:曹寅 上海市 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生

  摘要:南非是非洲大陸唯一的一個發達國家,無論是其經濟實力還是政治影響力都在非洲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1994年種族隔離制度被打破非國大上台執政後,南非在政治上民主化進程加快,在經濟上經歷了一段高速發展時期,但長期以來南非非國大內部的紛爭與該國經濟結構的不合理等問題卻始終無法得到妥善的解決,這些隱患終於隨著2009年全球經濟危機的深化以及南非議會選舉的來臨而顯現,并將給南非新一屆政府的未來執政前景帶來嚴峻的挑戰。 

  關鍵字:南非;經濟危機;政治困境 

  一. 從繁榮到危機——政治過度中的南非經濟 

  1. 1994年以來南非經濟的發展 

  自1994年南非種族隔離制度(Apartheid)被打破,非國大(African National Congress)通過民主選舉奪得政權後,南非的經濟經歷了一個長達15年的持續上升期。                    

  在這15年期間,非國大通過對國家財政稅收系統的改革 ,逐步將南非的經濟結構從種族隔離型經濟轉變為了自由市場型經濟,而國家的宏觀經濟改革措施則促進了競爭力的提升并創造了大量的就業崗位。在經過了五年(1994年至1998年)的調整期之後,1999年南非經濟開始了真正意義上騰飛。在1999-2007年的9年時間中,南非GDP年均增長率甚至超過了4% ,這9年也就成為了該國有史以來經濟發展最快的一段時期。即使是在全球經濟危機已經開始蔓延,并開始影響到南非經濟發展的2008年,南非的GDP仍然逆勢增長了3.1%。 

  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國家金融體系的改革相應的也緩和了以往困擾南非政府的國家財政赤字問題。在1993-1994財年,南非的國債占到了當年全國GDP的5.1%,而到了2005-2006財年,這一比例則已經下降到了0.5%。在2006-2007財年,南非政府甚至實現了其歷史上的第一次財政盈餘(盈餘數額占到了當年GDP的0.3%)。 

  政府對國家經濟控制的完善還體現在了南非近年來的消費者價格指數(CPIX)上,自1999年以來南非全國的CPIX年均維持在6%左右,很少有較大波動。而正是由於人民生活水平的穩定,南非央行才敢於在近些年來不斷降低利率以促進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2. 南非經濟的結構性缺陷 

  盡管取得了上述的經濟成就,但筆者認為近十年來南非經濟的高速發展并非是由於原生性的動力所致而只是外部市場拉動的結果,即近年來國際上對於金屬原材料需求的激增才是南非經濟繁榮的主要原因。南非自身的經濟結構則仍然存在著結構性的致命缺陷——一方面在金屬制造業和金融業保持著國際現金水平;另一方面,其基礎設施建設和國家財富分配體制嚴重滯後。 南非的這種畸形經濟結構是由種族隔離制度的殘餘所造成的,但在1994年之後,這個問題仍然沒有得到妥善的解決,并有愈演愈烈之勢。 

  其實早在非國大上台伊始,南非政府便意識到有必要改變隔離時期的畸形經濟結構。時任財政部長的曼紐爾(Trevor Manuel)於1996年制訂了一個名為“增長,就業和再分配”(the Growth, Employment and Redistribution strategy)的戰略計劃 。這一戰略旨在將南非的GDP年增長率提高到6%,并在此基礎上每年增加40萬個新工作崗位,最終通過政府的稅收系統實現國家財富的再分配,以消除貧富兩極分化的現象。但GEAR戰略的結果卻差強人意,由於缺少外界投資以及南非勞動力素質較低的原因,就業率在近年來一直呈下降趨勢,國家財富仍然被少數人所控制,兩極分化的現象也在不斷加劇,而該戰略所提出的GDP年均6%的增長率則從來沒有實現過。 

  非國大意圖打破隔離時期經濟結構的另一項措施便是所謂的“黑人經濟振興計劃”(Black Economic Empowerment),該計劃試圖通過采取行政和經濟手段將南非的白人經濟逐漸轉移到占人口絕大多數的黑人手中,以此來平衡兩極分化,并為黑人平民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但從目前南非的就業率和基尼系數來看,BEE計劃顯然沒有完成其既定目標。究其原因,有專家認為是“黑人經濟振興計劃”自身的失敗造成的,“BEE的最直接受益者實際是非國大內的高級官員,他們借著將白人資本家的財產收歸黑人所有的口號處處中飽私囊。” 甚至有人認為非國大用黑人經濟代替白人經濟的政策實際上是在“發起一場無益的群衆運動,將最終損害南非的醫療衛生和教育系統的方方面面。” 

  3. 全球經濟危機中的南非經濟 

  南非的這種二元性畸形經濟結構,以及針對這一隱患所進行的改革的失敗,不可避免地將南非推入了2009年全球經濟衰退的洪流之中。早在2008年,南非的經濟發展就已經顯示出了一種頽勢,全年GDP增長率僅3.1%,較上一年度5.1%的年增長率有大幅下降。而在2008年的最後一個季度,南非經濟出現了近十年來的首次下滑,GDP環比下降了1.8%。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2009年年初的預測,南非的經濟形勢在2009年仍然不會出現本質性的好轉,其GDP在當年將會同比下降0.3% (如果該預測准確則南非經濟將會出現17年來的首次負增長)。2009年一季度的一些統計數據證實了這一猜測——根據南非政府在2009年4月15日發布的公告顯示,當年2月南非全國的零售額同比下降了4.5%,其制造業產出則同比下降了15%。南非央行行長莫維尼(Tito Mboweni)也表示,“如果(南非經濟)在2009年第一季度繼續下滑,那將不會讓人太過驚訝。” 

  由於受到全球經濟蕭條的影響,南非的主要貿易夥伴(美國,日本,中國)紛紛采取了財政緊縮政策,大量減少了對南非金屬原料及其次生產品的采購量。這一動作本身就足以使南非的兩大支柱產業——金屬開采業和加工業——遭受重創,而國際金融市場由於受到次貸危機影響出現的長期低迷狀態又使得南非一度引以為豪的金融業蒙受了巨大損失。因此,金屬原料采掘-加工業和金融業的相繼受挫將會給南非經濟的複蘇蒙上一層陰影。 

  更為令人擔憂的是,南非經濟發展的不暢將會引發深層次的社會問題——本已處在較高水平上的失業率將會繼續攀升,社會矛盾將會隨著貧富差距的進一步拉大而激化,醫療教育等公衆設施也會由於政府的財政問題而陷於艱難的境地。盡管自1994年以來,南非各屆政府均把降低失業率作為其首要任務加以考慮,但成績并不理想,該國的失業率一直在20%-30%之間徘徊。2008年第四季度,南非全國的失業率高達21.9% ,而在2009年第一季度南非經濟仍然沒有好轉的情況下,失業率的繼續走高將是可以預料得到的。伴隨著居高不下的失業率,貧富兩極分化的現象也將日益嚴重——十餘年的經濟繁榮僅僅給南非的少數人帶去了富裕的生活。據統計,南非目前仍有40%的人口生活在貧民區之中 ,而隨著經濟發展的停滯,這一人口顯然還有繼續擴大的趨勢。 

  4. 祖馬政府的經濟前景 

  隨著2009年4月祖馬當選為南非總統,有專家預測南非的經濟將會在當年逐步好轉。 這種論斷主要是基於兩方面考慮做出的,即祖馬在選舉時所做出的扶貧承諾將會以凱恩斯主義的形式擴大南非的內部市場,最終使其從內部擺脫經濟蕭條的困境;其次,2010年足球世界杯將在南非舉辦,而成功舉辦世界杯會給南非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主要來自旅游業,零售業,建築業),這種外部刺激與內部拉動措施的結合將使南非經濟最遲也會在2010年實現複蘇。 

  但筆者以為上述的預測顯然過於樂觀。首先,南非的高額財政赤字可能阻礙其舉辦一屆成功世界杯的努力。盡管高速的經濟增長在前幾年緩和了南非的財政赤字問題,甚至在06-07財年還使其出現了歷史上的首次財政盈餘,但隨著全球經濟危機的來臨,外資投入急劇減少,到了07-08財年南非的財政赤字已經占到了當年GDP總量的7.4% ,而且在2009年還有進一步增加的趨勢。南非經濟增速和共同增長計劃(the Accelerated and Shared Growth Initiative for South Africa)在其2008年的年度報告中稱,“如此之高的財政赤字將會成為南非經濟發展的阿基硫斯之踵”。 而背負著如此之高國家債務的南非政府還有多少資金可以用於世界杯的場館建設和組織宣傳工作是相當值得我們懷疑的。其次,祖馬本人盡管在組織群衆運動中具有著過人的天賦,但他并沒有從事經濟管理工作的經驗,他所提出的一系列經濟改革措施——擴大社會福利的受益人群,提供免費教育,建立全國性的衛生醫療機構等等都僅僅是一些舊調重彈,并不涉及改變南非經濟二元結構的本質性問題,也沒有將打擊經濟腐敗列為其上任後的首要目標。事實上,正是南非政界根深蒂固的腐敗問題阻礙了其改革經濟結構的數次努力,而這種畸形的經濟結構又是南非深陷本次全球經濟危機不能自拔的根本原因。 

  從上面的論述我們可以得知,南非目前所遭遇的困境在本質上并不是由單純的經濟問題引起的,而是政治問題在經濟,社會等領域的一種反射。因此,只有解決了政治上的種種弊端才能從根本上改變以往的畸形發展模式。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