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希望大陸人士真正了解王金平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7-09 16:36:26  


  作者:孟祥濱 北京 教師

  最近,圍繞ECFA在台灣“立法院”的監督同意權方面,台灣藍綠陣營又出現爭議。藍營主張,法案直接交付“二讀”,而且不允許對法案進行任何的修改,要麼通過要麼否決,馬英九和吳敦義都是這種觀點。而綠營方面則認為,應該對法案進行逐條審查,與台灣利益不符的就應該修改。而作為立法部門最高領導人的王金平認為,ECFA可以比照准條約的形式處理,這與馬英九的觀點明顯不符,媒體又開始挑出“馬王之爭”、“馬王心結”等,甚至還有報道說綠營準備拉攏王金平對付馬英九,實在是荒誕之極。大陸的媒體也開始對王金平大家撻伐,認為他是什麼“實質台獨分子”。筆者不以為然,反而認為國民黨需要更多的王金平式的人物。
 
  那些批評王金平的人,不外乎有幾個理由:台灣本土南部人,長期與綠營關係很好,在統獨問題上立場模糊;與泛藍“共主”馬英九關係一直不好,特別是當年的國民黨主席之爭,造成馬王巨大的心結,影響國民黨和統派勢力。筆者覺得這些看法不成立。

  首先,王金平不可能背叛藍營。王金平是台灣台南人,國民黨白派領袖,是在蔣經國“催台青”政策下培養起來的台灣本土人士。他為人圓融,與島內各黨各派各種勢力關係都不錯,這也是他能長期擔任“立法院長”的重要原因。但是,不能以為王金平與綠營關係不錯就認為他會為了自己的利益背叛國民黨投靠綠營。左右政治人物行為的除去自己的政治理念之外就是政治利益了,理念一層先不討論,從政治利益上說,王金平絕對不可能脫離國民黨。首先,王金平出生於1941年,比藍營大佬級的宋楚瑜還年長一歲,69歲的老人怎麼還會冒這個風險?其次,王金平已經居於“立法院長”的高位,也算是政治上的一個高峰,而且,這個職位是因為國民黨及其黨友在“立法院”占多數支持才當選的,按照台灣現在的藍綠比例,泛藍要多於泛綠,泛綠在立法部門從未占多數,王金平脫離國民黨,一個完全不用懷疑的結果是他將失去“立法院長”職位。再者,民進黨能許以什麼條件?不要忘記,民進黨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也是人才濟濟,形成了完整的人才分布格局,特別是年齡層次,各個年代都有很多優秀的代表性人物,王金平加入綠營,勢必要得到高於“立法院長”職位,也就是“總統”了,這非但謝長廷、蘇貞昌、呂秀蓮這一時代的人不答應,連中生代的蔡英文等也不會同意。沒有接收的黨,他脫離國民黨有何所圖?
 
  其次,王金平只要不是台獨分子就好。現在的台灣形勢,隨著兩岸交流的深入,我們也逐步認識到,在台灣,贊成統一的人已經很少,比贊成獨立的都少得多,絕大多數台灣人希望維持“不統不獨”的現狀,大陸的政策也是與不堅持“台獨”的人接觸交流。王金平顯然在我們交流與合作的範圍之內。而且,這幾次大陸官員去台灣,王金平參加了很多國民黨的活動,說明他很認同與大陸交流。

  再次,馬英九需要王金平的制衡。誠然,馬英九現在是泛藍的共主,是一位愛國理性的領導人,為兩岸關係的改進做出了很大貢獻。但這不代表著馬英九沒有缺點,從筆者的觀察來看,馬英九是集西方的政治人物特質與中國傳統文化於一身的人物,他從小受到父親的嚴格傳統教育,後來出國學習法律,接受了西方的政治遊戲規則。他是一個合格的法律人,絕對的按照法律和規則做事,工作和個人生活完全分開,用與自己理念一樣的人,這造就了他清廉的形象,但這在注重人情的華人社會是做不到的。對於藍營內部與自己意見不同的人,馬英九幾乎是將其撩在一邊,毫無安撫和妥協。也就是說,馬英九在政治上基本沒有朋友。這意味著,如果馬英九的判斷和決策是對的,雖然得罪人但結果還是好的,如果決策是錯誤的,也基本不會有人能夠幫他改正,後果不堪設想。這次ECFA的簽署,也基本是馬英九的小圈子的決策,泛藍內部還支持,而之前的美國牛肉風波,則引起藍營內部的巨大爭議,導致在縣市長選舉和“立委”補選中節節敗退,不可謂不是警示。藍營內部需要有人制衡馬英九,在一個組織內部,完全是一種聲音將意味著災難。王金平在台灣政壇,一向以沉穩持重著稱,近年來,他的大部分政治表態都是出於對台灣對國民黨的需要,從大局和實際操作性出發的,而且兼顧了國民黨傳統勢力和南部的聲音,可以對馬英九的決策形成有效的修改,更多的照顧多方面的訴求,這對馬英九本人以及對於泛藍都是福音。

  筆者對於大陸的有些讀者的觀點非常不理解,為什麼不在了解情況的前提下再下結論?對於王金平,了解多少就亂扣帽子?這不是正確的心態。希望此文可以有助於大陸人士真正了解王金平。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