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京官任職地方”與“掛職地方”並無本質區別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8-16 13:31:04  


  作者:杜克強 江西南昌市 退休公務員

  中共上海市委機關報《解放日報》主管主辦的《報刊文摘》,於2010年8月9日以《掛職變任職:中組部新政力推局級京官任職地方》為題,摘載《21世紀經濟報道》8月4日的報道。報道稱,“據中組部近日透露,各部委及中央直屬機構將派出60名正局級幹部到地方任職鍛煉,擔任副市長或副書記”,“將來任職地方的人數每年不會少於120名。” 

  讀到這裡讓我有點納悶:以往叫“掛職地方”,而今叫“任職地方”,一字之改就能被稱作“新政”? 鄧小平倡導的改革開放才稱得上新政啊。上推一百多年的戊戌維新、上推一千多年的王安石變法也算得上當時的新政啊。將“掛職地方”改成“任職地方”,會有上述歷史性改革那樣石破天驚的影響嗎? 

  為了說明京官任職地方是“新政”, 這篇報道援引了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秘書長、國家行政管理學院教授汪玉凱的說法,大意是京官任職地方可以避免掛職地方的臨時性、短期性,克服浮躁,安心做事。我看未必有汪秘書長說的這般奇效。不論掛職的“舊政”還是任職的“新政”,都沒有規定一定要在地方幹多久、幹幾屆。當事人仍然是到地方任職鍛煉的京官身份,能不急著弄出“政績”以便早日班師回朝嗎!何況擔任副市長或副書記一屆只有5年,一些屆中“空降”者,在地方呆的日子比這還要短。 

  為了進一步說明京官任職地方確是“新政”,這篇報道再度援引汪玉凱秘書長的說法,認為京官任職地方不再“打擊地方官員升職的積極性”。此話頗為費解!按常理,掛職不占地方職數,而任職則占職數。京官占了副市長副書記位置,使原本有望升任“市領導”的當地局委辦主官升遷渺茫,怎能不“打擊地方官員升職的積極性”呢?!更讓人費解的是,一項選拔官員的“新政”,其著眼點不在提高官員為人民服務、富民強國的積極性,而在提高其“升職的積極性”,聞所未聞啊。讀了幾十年黨報黨刊,第一次見到“升職積極性”的提法,也算開了眼界。 

  在我看來,京官任職地方與掛職地方並無本質區別。兩者的本質是啥?一是京官身份與地方官身份成了貼不到一起的兩張皮。黨和國家統一的幹部隊伍豈能如此劃分類別而作身份定格?二是京官不論任職地方還是掛職地方都只是到地方鍛煉,都只是為爾後在京提拔“加分”。要警惕“高考加分”之類的聲名狼藉啊。 

  “京官任職地方”這項被《21世紀經濟報道》和《報刊文摘》推崇為“新政”的舉措,說到底是對貫徹中央有關精神的一種變通或說是一種對策。去年12月,中央下發了《2010-2020年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規劃綱要》,《綱要》提出十一項舉措,其中就有“加強從基層選拔幹部”。這是黨中央一項十分正確的舉措。而所謂“新政”卻是派京官到地方任職鍛煉,這與從基層選拔幹部的中央精神相去何遠?到頭來,只是讓那些並非從基層選拔的中央機關幹部到基層打個滾,然後充作“從基層選拔的幹部”繼續做他的京官並堂而皇之地得到提拔。 

  至於將“京官掛職地方”的提法改成“任職地方”的提法,我還是贊同的。“掛職”的提法實在不規範,不嚴肅,容易讓人聯想到掛名,掛一漏萬,甚至還有掛什麼賣什麼之嫌。現在改成“任職地方”比較貼切,比較像組織人事工作的正常用語。但是不能將其拔高為“新政”,更不能用這“新政”來淡化甚至取代加強從基層選拔幹部的中央精神。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