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鄉村教育現狀讓人堪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9-01 16:43:16  


  作者:花玉喜 江蘇連雲港 教師

  農村好教師流失;好生源流失;農村學校條件艱苦;農村教師待遇很低;農村教育陷入生存困境(2011年8月26日中國青年報)。

  待遇的巨大懸殊:去江浙一帶教書少則五六千元,多的上萬元!城市興家教,教師有隱性收入,鄉村學校條件比城市艱苦得多,但工資卻比城市低得多。鄉村教師拿1500~2000元月薪,每月最基本生活開支一去所剩無幾,攢錢買房只能是一種奢望。鄉村教師太清貧,低收入讓人瞧不起,經濟拮據使得農村男教師面臨成家立業難,村校男教師過了30歲沒結婚比比皆是。一字不識的文盲去南方打工每月都少不了三、四千元工資,在江蘇蘇北地區,勤奮讀書多少年的師範生,一參加工作也就1000多元工資,比誰都寒酸,你讓誰看得起?實行績效工資更是嚴重歧視教師的改革:因以“陽光工資”和“績效工資”區別,迫使教師拿低標準工資。故意推遲教師績效工資發放時間,讓公務員從2007年7月1日補,教師從2009年實行,讓教師在18個月間拿的工資比公務員標準低得多。將教師退休金與所謂“績效”分割,教師退休後比同等公務員差一大截。多少地方將上級規定績效工資獎勵部分30%篡改為七分之三,大部分截留分肥。執掌資源配置大權者從不懂何為“公平”?這是對教師群體的羞辱。

  一年輕姑娘幫廣西鄉村中學小賣部親戚打點生意,女孩個子不高,相貌很普通,一男教師想跟她處對象被斷然回絕。她說人都蓋樓房了,你還住泥房,我不會嫁給教師的,女孩的話讓老師們感到屈辱辛酸。從事教育13年的南寧市一鄉鎮小學語文老師黃淑娟,現在唯一想法是早日離開這個崗位。和黃老師一起進學校那批教師中,有人轉行,有的去做生意,有的考上公務員。曾經的優秀老師有的調進縣城,有的到外地淘金,逃離教育是很無奈的選擇。嚴酷的現實告訴人們,農村教師經濟待遇、社會地位處於社會最低層,這是教育之痛!社會之恥!這讓擔任薪火相傳的教師情何以堪?這是知識貶值證明,這是這個文明古國之恥! 

  農村生活環境極差:在農村墻體斑駁平房裡,教師宿舍剛好擺下一床、一衣櫃、一書桌,廁所四面透風、屋頂漏雨。黃老師每天要挑水回來煮飯,晚上四處漆黑一片,這樣生活你會願意嗎?在廣西和湖南等地農村農家普遍蓋起兩三層小樓,十分陳舊村校成被遺忘角落。師生身處“天晴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校長經常安排輪教時把那些“不聽話”老師調到村校教書,以示懲罰,調到村校去像“充軍”。多少年來,地方政府掛在嘴上動聽的口號是“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苦孩子”,那不過是忽悠老百姓。真正的現實是“不窮也要窮教育,不苦也要苦孩子”。人往高處走,這是所有人的選擇,如此也難怪多少師生被逼逃離鄉村小學了? 

  好的生源嚴重流失:孩子在農村讀書方便省錢,進城讀書要擇校費,租房要錢,吃飯要錢,生活成本太高。但因在鄉村讀書難以考進重點高中,考大學無希望,農村不少孩子只讀小學,為了趁早外出打工。好生源也隨之流失,好的學生都進城,留下的不是搗蛋的,就是有點反映慢的,教師教學也就沒勁了,多少鄉村學校被逼合併,有的則徹底關門。鄉村學校沒有好的師資隊伍,窮孩子在城裡讀不起書,已輸在起跑線上。即使出了天才,窮孩子也交不起昂貴學費,底層人沒有平等上升機會。以前農民期盼孩子好好讀書改變自己身份,如今讀書不能改變命運,教育這條能改變農家子弟命運唯一通道被淤塞,社會失去了人們平等上升空間,讓多少年輕人對未來失去希冀,主動放棄這條路的人也就越來越多。社會最底層的人看不到一絲希望和陽光,社會矛盾可能加劇。現在農村流行一種觀點:送孩子讀書不如早點送出去打工,新一輪“讀書無用論”抬頭,這只能是農民們面對嚴酷現實無奈的選擇!
 
  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劉雲杉統計1978年到2005年間北大學生家庭出身發現,1978年到1998年間,來自農村北大學子約占三成;2000年至今,考上北大農村子弟只占一成左右,今天讀書的窮孩子幾乎沒有春天。住宿條件不好、收入偏低等因素使農村教師得不到尊重這些年,儘管各地經濟蓬勃發展,然而農村教師處境卻非常尷尬;農村教育現狀堪憂!在經濟比較發達的江蘇,蘇北部分縣從上世紀90年代拖欠農村教師工資,一直拖欠了近20年,前幾年,前省委書記李源潮在中央電視台經濟大講堂曾明確表示要還清蘇北部分地區人員工資歷史拖欠賬,只是這位非常有見地的高官沒有來得及完成就上升了,後任官員似乎忘卻這一切。為此,有的地方農村退休老教師為討多少年來欠薪,經年奔波,甚至遭遇非法虐待,有的討薪至死而不得,這一切讓傳道授業者尊嚴喪失殆盡!官員們肥吃海喝玩樂,漂洋過海旅遊都有錢。為了教師、教育就沒有錢,這一切責任究竟在誰?

  經濟發展、城市發展卻忽視了農村教育的發展。這些年來,基層政府有哪一官員真正關注農村教育?有誰真正關注農村教師待遇和命運?關注過農村教育?在農村相當基層官員甚至把教育、教師當成社會負擔。知識掉價,教師斯文掃地,灰色人生被抹黑,承擔薪火相傳重任的教師到達如此境地,政府情何以堪?教育是直接涉及國家人口素質的基礎性工作,是民族未來可持續發展的基石。如果只顧眼前利益,拋棄未來,如此我們的教育還有什麼希望,國人的整體素質還有什麼希望?我們的國家未來在哪裡?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